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叶片泵

2.3 叶片泵
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运动平稳、噪声小、流量均匀、寿命长等优点,叶片泵按其输出流量是否可调,分为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
2.3.1定量叶片泵
1.工作原理
定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2-7所示,由转子1、定子2、叶片3和配油盘5等组成。转子和定子中心重合,定子内表面近似为椭圆柱形,该椭圆形由两段长半径R、两段短半径r和四段过渡曲线所组成。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而紧贴在定子内表面,由叶片、定子的内表面、转子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间形成若干个密封工作容积,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密封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密封工作容积增大,吸入油液;在右上角和左下角处密封工作容积变小,将油液 从压油口压出。因而,当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容积要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所以称之为双作用叶片泵,这种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对称的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叶片泵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2.YB1型叶片泵的结构
YBI型叶片泵结构如图2-8所示。它由前泵体7和后泵体6,左右配油盘1和5, 定子4,转子12等组成。为了便于装配,两个配油盘与定子、转子和叶片组装成一个部件。两螺钉13为组件的坚固螺钉,其头部作为定位销插入后泵体的定位孔内,以保证配油盘上吸、压油窗口的位置能与定子内表面的过渡曲线相对应。转子上开有12条狭槽,叶片11安装在槽内,并可在槽内自由滑动。转子通过内花键与主动轴相配合,主动轴由两个球轴承2和8支承。骨架式密封圈9安装在盖板10上,用来防止油液泄漏和空气渗入。

3.双联叶片泵
由两个单级叶片泵组成,其主要工作部件装在一个泵体内,由同一根传动轴驱动,泵体有一个共同的吸油口,两个各自独立的出油口。双联叶片泵的输出流量可以分开使用,也可合并使用。


2.3.2变量叶片泵
1.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2-10所示,单作用叶片泵由转子3、定子4、叶片5等组成。定子具有圆柱形内表面,定子和转子间有偏心距。当转子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紧贴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转子、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容积,当转子按图示的方向回转时,在图的右部,叶片逐渐伸出,叶片间的密封容积逐渐增大,从吸油口吸油。在图的左部,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密封容积逐渐缩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在吸油腔和压油腔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这种叶片泵在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因此称为单作用叶片泵。因这种转子受不平衡的径向液压力作用,又称非平衡式叶片泵。在结构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量是可调节的,所以单作用叶片泵也是变量泵。 


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可分为外反馈式和内反馈式。如图2-11所示为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当油压较低,柱塞6对定子2产生的推力不能克服弹簧3的作用力时,定子被弹簧推在最左边的位置上,此时偏心量最大,泵输出流量也最大。柱塞6的一端紧贴定子,另一端则通压力油。柱塞对定子的推力随油压升高而加大,当它大于调压弹簧3的预紧力时,定子向右偏移,偏心距减小。所以,当泵输出压力大于弹簧预紧力时,泵开始变量,随着油压升高,输出流量减小。其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如图2-12所示。
在图2-12中,曲线AB 段是泵的不变量段,只是因泄漏量随工作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使实际输出流量减小。曲线BC段是泵的变量段,泵的实际输出流量随工作压力的增加迅速下降。曲线上B点的压力是pB,由弹簧3的预紧力确定。
要点:调节调压弹簧3可改变限定压力pB的大小,从而改变流量大小。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