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我国模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

  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产品中,60%~80%以上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

  关于发挥行业网站作用、推进行业信息工作的通知

  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产品中,60%~80%以上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十二五”期间,中国模具业市场份额将达2500亿元。尽管目前的模具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模具产业受外资垄断挤压产业利润空间以及内资企业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等困扰,产业投资风险陡然上升。

  中国模具产业发展迅速高端市场遭遇瓶颈

  “十五”期间,我国的模具业得到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20%。2005年中国模具行业模具销售额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加上20多亿美元的进口份额,中国模具市场容量已达8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业市场份额预计达1200亿元,“十二五”期间,中国模具产值可能突破2500亿左右。目前,我国模具业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但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偏低,我国制造业急需的精密、复杂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等电子产品模具等,仍然大量依靠进口,模具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超过10多亿美元。

  近年来,国际模具制造巨头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新一轮扩张,正如火如荼。德国海拉吉林落户;日本丰田模具天津设厂;芬兰贝尔罗斯公司投资兴建的深圳模具制造厂不久前正式投产,专为电信、保健、电子、汽车等行业提供高档模具产品……

  外资企业因为核心技术不愿外流,都不选择合资。外资企业进入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与其配套的企业(即客户)一起进入,其特点是专业为单一客户服务,模具品种同样单一;二是自己进入中国。外资模具公司投资中国,其目的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便宜的钢材,赚取更多利润。罗百辉介绍,在国外企业中,模具车间是“秘方车间”,外人是不能随便靠近的。在中国设厂,外资既有资金,又有自主技术,并不需要和中国企业合资。他们只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而且,他们把设计依然放在国外,通过网络传到他们在中国的企业。

  外资大量独资进入,其一直占领的高端模具市场中国企业更加无法进入,外资在中国开店设厂,看中的是中国低廉的劳动成本和便宜的钢材,而核心技术是他们牢牢掌控的秘密。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再加上中国的劳动力和便宜的原材料,使其在市场的竞争优势陡升,而中资企业却加大了提升档次的难度。

  全国目前共有生产模具的厂点约3万多家,其中一半以上是自产自用,其中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中高档模具自配率不足60%。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都不尽合理。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但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许多。主要表现在:

  1、模具钢材等制约因素

  目前国内模具生产厂家工艺条件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模具精度和质量。比如精密热处理环节,模具材料的不同使得国产模具在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上难以与国外产品匹敌。国产模具多采用2Cr13和3Cr13,而国外则采用专用模具材料,其综合机械性能,耐磨、耐腐蚀性能及抛光亮度更为优越。

  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相比有较大差距。

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内容摘要: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产品中,60%~80%以上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

  塑料、板材、设备等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

  模具企业的管理落后更甚于技术落后。技术落后易被发现,管理落后易被忽视。国内部分模具企业还沿用过去作坊式管理模式,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还不多。

  2、标准化水平有待提升

  中国模具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件的生产、销售、推广和应用工作相对落后,目前模具标准件的使用覆盖率约40%~45%,而国际上一般高于79%,中小模具则更在80%以上。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模具制造周期有很大影响。

  3、高端模具人才急需培育

  模具人才的培育本身是个长期过程,且要求多年经验的积累。而受限于软硬件设施条件,一些高校培养出的专业学员实际技能不够;同时,规范化职业教学标准的缺失导致了社会上各类培训班的学员亦良莠不齐。

  4、加快模具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

  我国模具生产厂点中多数是自产自配的工模具车间(分厂),专业模具厂也大多数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国外模具企业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模具自产自配比例高达50%以上,国外70%以上是商品模具。国内模具总量中属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比例只有30%左右。国外在50%以上。进出口之比2003年为4.1:1;进出口相抵后净进口为10.3亿美元,为净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总的发展方向仍将是,实现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和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行业总体速度;继续扩增塑料模和压注模所占比例;扩充专业模具厂家的数量及能力。

  5、加大投入以强化创新能力

  模具行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能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异常短缺。高级模具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紧缺。由于模具企业效益欠佳及对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不够重视,因而总体来看模具行业在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常处于被动地位。我国每个职工平均每年创造模具产值约合1万美元左右,而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是15-20万美元,有的甚至达到25-30万美元。民营企业贷款困难也影响许多企业的技术改造,致使科技进步的步伐不大,进步不快。由此而来的是我国模具企业经济效益差,大都微利,国有企业总体亏损,缺乏后劲。罗百辉建议,骨干企业有必要配齐从模具粗加工、热处理到各种精加工、光整加工、质量控制与监测等的整套设备,一般企业也应拥有数控加工设备,实现模具制造的全自动加工。并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强化创新力。

  6、促进模具企业间联合重组

  虽然国内许多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总的来看装备水平仍比国外企业落后许多,特别是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率要比国外企业低得多。装备水平低,带来我国模具企业钳工比例过高等问题。另外,由于体制和资金等方面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配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的解决。

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内容摘要: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产品中,60%~80%以上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

  模具企业间联合重组应成为大势所趋,这主要是考虑到当前模具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为民营企业,客观上存在先进制模技术和设备难于导入的问题,这无疑加剧了在中低档市场的竞争。

  7、海外市场开拓有待深化

  以澳大利亚为例,该国对冲压模具的需求看涨,中国可利用自身在这方面的技术装备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