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国家能源局面临六大问题

  2012年8月1日3月11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公开,我国政府决定组建国家能源委员会和隶属国家发改委的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3月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被任命为国家能源局局长、党组书记,成为新任国家能源掌门人。虽然升级后的国家能源局比原先的发改委能源局职权强化了许多,但在目前错综复杂的能源形势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罕见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几年来多次有诸多代表提案,希望成立一个独立的能源部,今天的能源局构架能否不负众望,承担起统管中国能源的重任,疏解长期积累的错综矛盾?

  其次,国家能源局仍然是一个由国家发改委代管的机构,发改委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和宏观调控的权力中心,实际上是国务院的执行机构,发改委主任更像一个现代企业中的COO。在这样一个强势部门之下,如何处理好与发改委各司局的工作协调,特别是能源价格和交易机制的设计制定,这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两个关键钥匙。没有这些钥匙,未来国家能源局要靠什么手段来打开阻隔能源改革的闸门?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一次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要求发改委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未来国家能源局是否会继续审批项目?能不能摆脱计委式的传统思维模式,靠市场化的机制设计寻求一个新的能源治理格局?

  其三,国家能源局在国务院机构设立中仅是一个副部级单位,且又在发改委代管之下,而面对诸多正部级行政主管部委,显然权重不足。造成中国能源今天复杂的局面,与长期以来九龙治水的管理模式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不去面对这些矛盾,很多问题仅仅靠妥协是无法奏效的,这将是一个十分棘手的客观存在的矛盾。

  其四,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与地方诸侯的关系,发改委当初紧紧抓住“项目审批”,实际上是将这种行政审批作为宏观调控,制衡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冲动的重要手段,尽管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弊病多端,为此国家发改委也饱受各界批评。未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转变职能,不再具体审批项目,对权重一方的地方政府用什么手段来约束成为了一个悬念。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建设冲动不减,好大喜功,自说自话,不顾资源配置的局限;一些拥有和掌控能源资源和运输要冲的省区“拥资自重”,本位主义和地方意识日浓,缺乏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观念。而中国能源的分布与需求的严重不均衡状况,不做全国通盘考虑和统筹布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未来国家能源局将怎么办?

  其五,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矛盾,在中国能源行业超级央企云集,一些规模可观的地方能源大企业也不甘示弱。其中一些企业处于垄断和市场主导地位,控制了国家大量的资源,财大气粗。甚至有一些企业已经搞不清自己是企业还是政府,试图左右政策、左右舆论、左右组织,国家和各部委的政策规章对自己有利的执行,不利的不理睬,成为能源管理者极为强悍的对手。从制度上,他们的老板是国资委,主要任务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如何让这些企业服从中国能源的大局,如何驾驭管理这些强势企业的领导者,对于未来国家能源局是一个空前的挑战。

  其六,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国际,不仅维系着中国的安全,也影响着世界的稳定。张国宝能说英语、日语和俄语,使他能够更加直接地获取信息理解世界,可以更加便捷清晰的与能源资源国和需求国进行交流,减少彼此的误解。中国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国际能源市场的大买家,以庞大的身躯挤进世界资源的餐桌,不可能不引起既得利益者们的敌视和排斥。近来,西方媒体和一些所谓政治家在西藏、新疆、奥运和环境问题上指鹿为马,信口雌黄,实际上反应出他们对中国复兴的恐慌,而背后对能源利益的担忧是一个巨大的阴影。西方人不会相信“中国的能源需求不会影响世界”的表述,其实连我们自己也难以相信。中国是全球化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向全世界供应商品,理所当然要从全世界吸取资源。如何在参与全球范围的能源开发中保证中国十几亿人的能源需求,同时尽可能避免摩擦和争端,维持利益的均衡,这是一个事关人类安全的大事,也是国家能源局的重大政治责任。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