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上哪儿找批量浇铸国际名校的模具?

  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今年共100名左右高校领导将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培训。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2010年项目的通知》。

  为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校,组织百所高校领导赴外培训,表明了正视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虚心向别人学习取经的诚意,这样的觉悟和姿态无疑是积极的、可贵的,不过,搞大规模、运动式的培训,此举值得商榷,效果预期也值得怀疑。 

  国际名校也好,世界一流大学也好,关键在于理念的先进、思想的活跃、机制的创新以及由此达成教育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领先,说到底显露的是各自的内功,而且每所名校都有自己的特质、优势,不是有某个模式就可以轻易复制的。如此一哄而上学名校、创名校,首先就难逃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之嫌。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已经实施了十年,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促进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不久前,北大原校长许智宏坦言,中国目前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斯坦福、牛津、耶鲁等大学校长则一致认为,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还需20年,多方面反馈的信息表明,今后十年的创建任务相当艰巨,压力相当大。 

  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保持应有的冷静,切忌有浮躁心态,更不能有急躁冒进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退而织网远比临渊羡鱼实在得多,苦练内功远比借鉴他人管用得多,特别是针对长期广为诟病的诸如教育机制沉闷、独立思考欠缺等瓶颈,如何去革新、破解,才是当务之急,这些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国外再好的经验恐怕也难嫁接。 

  不能不提防的是,在这种“创建”热潮中,如果不是根据目前高校发展的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而是遍地开花,下指标,定目标,赶进度,极可能沦为轰轰烈烈的搞达标走过场,到头来交了昂贵的学费,却留下一堆“创建”烂尾工程。毕竟,不可能有一个可以浇铸世界一流、国际名校的模具,能够让这100所高校都轻松地实现华丽转身。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