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解析磨料磨具行业危机背后的深层困局 

  近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连续组合出台,政策内容表明政府不仅要为小微企业摆脱现实经营困境创造条件,而且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这对小微企业居多的磨料磨具行业可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但这种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甘霖”是不是能帮助备受煎熬且岌岌可危的企业主们解决最现实的--成本问题、资金问题、国外市场需求紧缩问题等,不得而知。

  只能说,在这个挑战人的承受力的时期,多一档子这样的事儿多少还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点曙光和暖意的。

  不少企业主认为,不仅仅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我们的整个行业现在都处于一种很危险的境地,危险并不是简单的指出现“停产、倒闭潮”,主要表现在各种成本上涨、中低档产品结构过剩高端产品却依赖进口、恶性竞争严重、政策限制、融资难等。有行业专家观察并给出建议:企业应该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延伸下去还可以说,企业应该投入资金,重视对技术的研发,规避家族企业的弊端,科学管理企业等。

  奇妙的是,我们的行业在大家一次又一次“很危险”、“要转型”中原模原样地挺过来了。经济分析家也认为,我们作为磨料磨具生产大国,手里抓着一副好牌,只要打好了,前景一片灿烂。这种说法有一点道理。

  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行业的岌岌可危,又是什么因素支撑着行业不至于非常惨淡?要扭转困境,振兴行业,核心问题何在?

  表面上看,行业的危险既有政策“两高一资”的不给力,也包括企业自身的狭隘性和鼠目寸光,但根源在于政策。首先,政策是一个产业发展方向的指导者,企业是其麾下的随从,政策筑渠,企业如水,水要么顺着沟渠流动,忍受不合实情的规定;要么冲垮堤岸,为了生存引发冲突。

  后者以一个行业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但做到前者,无奈地忍受前者如拉闸限电、强行关停上马项目等所谓的节能措施,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都受到影响,给本就“命运多舛”的企业加了一笔莫名其妙的“灾难”。通观世界,各国对作为“工业牙齿”的磨料磨具企业都很重视,甚至针对这一产业在制度环境上给予强力倾斜,河南锐石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智安夫对为什么单就中国把磨料磨具纳入了限制或禁止发展的范畴很疑惑:

  为什么国外在不限制的环境下不仅没有衍生高耗、污染一系列大问题,反而质量技术远超国内同类产品?他们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与之相比差距在哪里?在政策上限制,国内企业又凭什么赶超国外同行企业呢?

  其次,政策是一个产业社会地位的关键影响因素,当政府不重视,政策不支持一个产业,国家乃至企业自身又怎么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研发上投入精力和资金的支持。磨料磨具行业技术开发能力弱,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较少,制造工艺数据缺乏严格的试验论证,不能保持产品持续的质量稳定这一系列现状,一方面是企业本身没有实力或者不愿意在科研上花功夫的结果,在花了功夫不一定有相应的回报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做来钱更快的模仿别人的产品,或是多花点钱挖个技术人才来。但归根到底,是磨料磨具的政策地位,与受这个地位影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意识一道撕裂着这个产业的未来。

  感叹国外高端技术产品一步步占领国内市场,国内相当部分企业却即使牺牲产品质量也要“窝里斗出了高低”;为国外市场对中国企业磨料磨具产品需求萎缩,甚至开始影响部分国内客户都不愿意选择国内产品觉得没有颜面。当然,这些与磨料磨具行业的不成熟和商人逐利的本性不无关系。

  在这里,行业部分有志之士不止一次向本刊反映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寻找希望所在,避免让自己和行业后起之秀陷入“行业没有前景”一类虚无的境地和悲观的情绪中。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