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厂因为高度网路化,需要比一般办公需求更高的资讯安全监控解决方桉,智慧工厂的发展,自然也难以置身事外。尤其在油电双涨及全球关注碳排放数量的趋势下,企业未来势必要透过节能减碳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真正的智慧工厂,不只是要追求效率,更要重视安全。从工厂、机械和过程自动化到发电、供应和运输等各领域的工业自动化应用中,都需要越来越多的安全设备,尤其在IEC 61508规范已成为安全设备开发、实施和操作的标准后,更让社会各界对如何关注保护工人不受有害环境的侵害,虑在有可能出现危险情况时系统应如何反应等,有更具体的参考。
因此,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和产品製造的複杂性,如何有效的缩短IEC 61508规范产品的开发时间,降低系统複杂度,减小认证风险,将是工业自动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智慧工厂因为高度网路化,需要比一般办公需求更高的资讯安全监控解决方桉。
只有自动不够安全
制造业的安全可以分为机械安全和过程安全。机械安全主要保障的是人身,目前已经受到了高度重视,安全开关、安全按钮、安全门等,早已成为工厂内的标准配备,但未来会进入智慧工厂的安全设备,还包括安全感测器、安全PLC、安全汇流排、安全乙太网等产品。
过程安全则是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如今,许多自动化供应商虽已有能力提供安全解决方桉,但安全解决方桉最大的挑战,不仅仅只是提供一种或几种安全产品,而是要如何将安全功能嵌入到使用者的机械设备的同时,不会影响生产过程。
由于自动化是让机器或装置,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虽然藉由自动化技术可以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神投注在关键工作,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但也因为自动化的过程,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一旦现场状况超越事先写好的程式或指令所考虑的范围,自动化过程将会英雄无用武之地。
因此,为了让工厂制造流程包括需求、设计、开发、产品、安装、使用等各生命週期阶段避免失误,业者会在系统设计中採用冗馀设计,在要求比较严格的应用情境中,还採用多样性技术,其作用是防止安全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让备用系统马上接手。
此外,当製造流程开始网路化后,资讯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工业应用环境,恶意软体的入侵,将会造成生产线停顿,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工业网路安全有更高要求,一般办公应用的资讯安全解决方桉,通常不能满足智慧工厂的需求,基于工业防火牆/VPN技术相结合的硬体解决方桉,便成为未来的关注焦点。
但工安问题与生产问题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的不可预知性可能更高。因此,工安解决方桉对于经由自动检测、资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的智慧化技术,需求更是殷切,也是相关业者未来必须致力实现的目标。。
[DividePage:NextPage]
节能减碳也需要有智慧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大气及气候科学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的罗格吉(Joeri Rogelj)在期刊“自然气候变迁”(Nature Climate Change)的最新研究指出,如要达成2009年哥本哈根协定(Copenhagen Accord),碳排放量在2020年之前,需较2010年的碳排放标准降低8.5%,并持续减少。
根据2010年国际能源总署《能源技术展望》中推估,2050年全球拟降低480亿吨CO2的关键因素,一是使用端:从能源效率提升占关键的53%;其次是供给端:再生能源占17%,然后是碳捕获与封存。由此可知,提升能源效率并做好能源管理,是达成企业承诺减量目标的重要手段。
智慧工厂的发展,自然也难以置身事外。尤其在油电双涨及全球关注碳排放数量的趋势下,企业未来势必要透过节能减碳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但未来的节能减碳目标,不只是节省电力或降低排碳量,还需要增加增加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等约束性的控制指标,势必也会对工业自动化有着更高的要求。业者除了应该积极地採用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实现科学的管理理念、模式、流程外,逐步淘汰低效设备和高耗能产品群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对于实现节能减碳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成功的能源管理系统要同时用到许多智慧管理技术与工具,如节能监控系统、能源知识专家系统、节能改善工具、投资效益分析及厂商改善能源绩效所需要的各种管理系统 工具与技术,这些新的能源管理系统需要产官学研的全力投入一起研发,才能成为节能减碳的有效工具。
如“高效率能源管理”就是要透过一连串生产自动化的管理流程,使单位生产力的能源成本降到最低,以最低的能源成本达到最高的生产效能。西门子台湾分公司(Siemens Limited Taiwan)工业自动化事业部协理Michael Steigberger指出,高效率能源管理可以持续地监控厂房或系统的能源运用,进而减少能源与营运成本,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有助投资成本快速回收,提升获利。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