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近日发布统计数据称,2011年我国约有100亿千瓦时左右风电电量由于被限发而损失,创历史新高。
相比于全年700多亿度的风力发电量和200多亿度的新增电量,该数据之高立刻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虽然该数据随后被媒体广泛转载及引用,但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这一估算数字可能存在水分。
同时,对于目前弃风达到20%甚至30%的数据,李琼慧表示,根据国网公司的实际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风电实际运行弃风只有3%左右。
不同的统计口径缘何导致两个数据相差如此之大?弃风的责任到底在谁?弃风出路何在?
究竟弃了多少风电
据记者了解,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本次统计主要采取标杆机组统计法,风电场限出力时段电量损失=限出力时段标杆机组单台平均发电量×风电场机组总台数-该时段全场实际发电量。
对于少数不能采用标杆机组统计法的风电场,采用受限出力估算法进行统计。例如,不限出力时风速对应的风场实际发电能力为40兆瓦,而电网调度允许出力值为10兆瓦,则按30兆瓦的差值乘以电网限出力停机(或降低出力)时间,得到电量损失。
所有数据来自风能委员会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新疆、河北等10个省(自治区)内的部分风电企业的调查统计。
但国网的计算却完全是另一套统计口径。
在国网的统计中,只包括通过国家能源局审批的、列入国网发电计划的并网项目,而弃电仅指由于电网难以接纳,对发电企业下了调度指令要求弃风的那部分电量。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数值很小,不认可,跟统计口径有关。”李琼慧指出,3种情况要特殊考虑。
第一,很多风电机组虽然在12月31日之前建成,但存在年底赶工建设的状况,这些风电机组不能按照2000小时的年利用小时计算;第二,由于事故频出,去年是我国风电机组整修之年,很多风电机组需要排队检测,未列入发电计划;第三,地方上存在未在国家能源局备案和审批的所谓“违规”项目,根本连并网申请都没有送到电网公司,因此在统计之外。
李琼慧指出,如果剔除来风少的自然条件,电网在去年并没有特别限电。
实际上,去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即使按照全部从1月1日起满负荷发电、达到2000小时的年利用小时数计算,总发电量也只有360亿度电。
弃风该怎么算
不过,对于去年究竟弃风多少,李琼慧指出,目前并不具备科学的计算条件。“首先要进行风电功率预测,每个风场都要安装测风塔,准确掌握风况;其次要有检修计划;第三部分才是为了电网平稳运行通过调度指令要求停机弃风的。我们现在并不掌握前两项数据,所以难以统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初,国家能源局以“特急”文件下发《风电功率预报与电网协调运行实施细则(试行)》,指出电网调度机构应充分应用风电功率预报结果,最大限度地保障风电全额消纳。
根据该文件要求,今年6月将完成预测系统建设。
“我们现在苦于风能预测系统刚建好,很多地方没有测风塔,只能按照多年的平均值计算,就存在误差。”李琼慧说,预测系统需要测风塔成规模安装后才能投入使用,并经过一段试运行期达到稳定,“可能到明年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将风电按一定比例纳入调度”。
按照电网运行要求,只有电量长期稳定,电网才能安排调度计划。“这项技术的发展还需要适应的过程,但整体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李琼慧说。
实际上,弃风的现象在各国广泛存在。尤其是我国这种大规模集中式的风电基地,很多业内专家认为不应该远距离送电,而应该就地利用,但各地却不具备足够的消纳能力。
“现在电力市场不健全,电价也没理顺,最根本的是没有低谷电用户。”李琼慧指出。
调电价是出路?
实际上,正是风电装机的超高速发展导致了并网矛盾。
国家能源局日前特急发文,要求风电弃风超过20%的地区,原则上不得安排新的风电项目建设。在随后拟核准的第二批风电规划中,的确没有纳入甘肃、内蒙古、吉林等风电开发大户。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开发商投资资源好的地方无可厚非,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合理引导。国家能源局此举希望通过政策限制弃风现象的出现,避免弃风较严重的地区成为发展重点,项目核准也将更注重协调发展。
由于同风场建设相比,电网周期较长,电力规划存在滞后,多家风电企业将并网难的矛头直指电网。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认为,如果没有用电负荷,即使电网将电送出也无法消纳。
实际上,各地在发展风能时,也曾考虑通过储能等技术解决低谷电储存问题,但由于成本较高,还难以大规模实施。
“用电规划可以根据新建风电场来规划,但是用电负荷无法快速规划,这不仅仅是电网的事,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事。”施鹏飞表示,目前也有风力发电的蓄热、供热示范,但由于风电价格较高,将来存在“谁埋单”的问题,而能否将高载能产业配置到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还需要长期规划。
“因此,弃风问题无法短期解决。”施鹏飞告诉记者。
李琼慧则提出了一条捷径调节低谷电价,刺激用户端对低谷电的消纳。
“不批项目是卡不住的,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解决问题。”李琼慧指出,风电最大的并网难题在于夜间低谷电无法消纳,应该通过低电价培养低谷电的用户,尤其是大工业用户。类似的电价政策在我国四川、福建等地的水电丰水期也曾使用过。
“必须发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工业企业利用低谷电有利可图。这条路现在看来最容易操作,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李琼慧说。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