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提高汽车制动鼓耐磨性的研究

  随着汽车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普通灰铁材质制动鼓的耐磨性能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对汽车 制动器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表明: 汽车提速后,使得汽车制动器摩擦副的滑动速度和比压增加,因此在制动过程中使得汽车制动鼓的温度上升,导致汽车制动鼓磨损加剧,摩擦系数下降,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诚然,增加汽车制动鼓的硬度可提高其耐磨性,但过高的硬度会降低制动鼓的摩擦系数,为了兼顾二者,对制动鼓的材料成分、组织及性能应进行正确设计和选定。据有关资料介绍:当制动鼓的硬度满足190~210 HB,金相组织为95%以上的珠光体时,其摩擦磨损综合性能较理想。我们采用铬、铜低合金铸铁,通过合理选定成分和孕育工艺,成功地生产了耐磨性优良的汽车制动鼓,满足了汽车提速后对制动鼓耐磨性的要求。

  1 化学成分的选定

  1.1 碳、硅及碳当量

  C、Si均属石墨化元素。碳当量(CE)低,铸件孕育效果好,可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但对汽 车制动鼓等薄壁件,CE过低会增大白口倾向,并使铸造性能和加工性能变差。综合相关资料分析,对于CE控制在3.8%~4.0%,加入Cr0.3%~0.5%、Cu0.6%~0.8 %的铸铁,高Si/C的耐磨性显著增加,并可改变低Si/C铬铜铸铁的白口倾向大的缺点,因此我们将C、Si成分w(%)确定为:3.2~3.3C,1.9~2.1Si;Si/C为0.6~0.7。

  1.2 锰、磷

  锰是阻碍共析转变时石墨化元素,同时锰也有效地降低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温度,因此, 锰具有增加和细化珠光体的作用。孕育铸铁的含锰量一般较高,为0.8%~1.0%。

  当铸铁平均含磷量超过0.06%时,在铸铁组织中就会形成二元磷共晶或三元磷共晶。断续网 状并均匀分布的二元磷共晶具有良好的减摩作用,但三元磷共晶极为硬脆,使铸铁脆性增加。由于磷共晶的形式及其分布状态一般生产上难以控制,因此从汽车制动鼓力学性能的要求出发,磷应限制在0.15%以下。

  1.3 铬、铜

  铬是阻碍石墨化元素,加入适量的铬,可阻碍铁素体的形成,增加珠光体的数量,这均有利 于汽车制动鼓在制动过程中的耐磨、制动性能。但在减摩铸铁中,一般铬含量均在0.5%以下 ,以免出现游离碳化物。

  铜能增加珠光体的含量,同时有细化珠光体及强化珠光体中铁素体的功能,此外铜还可减少 对断面的敏感性,因而铜能增加铸铁的硬度和强度。在减摩铸铁中,铬常与铜复合使用以提高其强度、耐磨、耐热等综合性能。结合经济上的考虑,确定铜加入量在0.4%~0.6%,铬含量<0.5%。

  2 生产工艺

  2.1 造型工艺

  采用自带砂芯砂型铸造,顶部设冒口,采用顶浇。

  2.2 熔炼、浇注工艺

  用3t/h冲天炉熔炼,炉料为生铁、回炉料、废钢。合金元素铬通过铬铁(碳素铬铁,含铬>5 0%)的形式在炉后加入。为了保证铬能均匀溶解,铬铁预先制成10~20 mm颗粒状,预热后加 入。熔炼温度为1450~1500℃,出铁温度为1450℃左右。铜在浇包中加入,搅拌均匀后静置片刻,进行浇注。

  2.3 孕育处理

  孕育处理是生产优质铸铁产品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孕育处理可以促使得到A型石墨,防止 表层和薄壁转角处游离渗碳体的形成,改善铸铁对断面的敏感性,获得均匀组织,提高力学性能,并改善切削加工性。生产中的孕育处理工艺如下:出铁时,将0.3%粒度为4~5 mm的75SiFe撒入出铁槽,随流冲入浇包。采用炉前三角试样检验孕育效果,并调整75SiFe加入量。为避免孕育衰退,要求铁水在15~20 min内浇完。

  3 铸件组织与性能

  采用上述工艺生产的汽车制动鼓,依照GB7216-87评定,其珠光体量>95%,石墨形态为A型 ,有时有少量B型石墨,石墨长度4~6级,二元磷共晶<3%。工作区域硬度为190~220 HB,制动鼓综合摩擦磨损性能大大提高且质量稳定。

  4 结论

  (1)通过分析汽车提速后制动鼓耐磨性下降的原因,采用铬铜低合金铸铁制造汽车制动鼓以提高其耐磨性,其主要化学成分w(%)为:3.2~3.3C,1.9~2.1Si,0.8~1.0Mn, 0.07~0.11P,0.06~0.10S,0.3~0.4Cr,0.4~0.6Cu。

  (2)金相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汽车制动鼓组织中珠光体>95%,硬度为190~220 HB,符合耐 磨制动鼓的组织和性能要求。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