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迅猛,风电装备产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技术水平逐步赶超世界先进,目前风电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居全球第一。在风电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风电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如布局不合理、电量消纳困难、经济效益下滑、风电补贴额快速上升等问题。
近年以来,有关主管部门积极研究制定包括风电发展在内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印发了规范分散式风电发展指导意见等。笔者以为,为推动风电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认真研究、定量分析风电发展相关重大问题,以便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支撑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
一、关于风电发展目的与发展思路
我国风电步入发展快车道已经五、六年时间,现在来谈发展思路问题似乎有些过时。可事实上,要想转变风电发展方式、实现风电优化发展,一定要从理清思路入手。
首先是风电发展的目的。我国发展风电的目的,归纳一下主要应该有这几点:一是保障能源供应;二是做好技术及产业储备,应对未来可能的化石能源短缺;三是减少排放,保障15%承诺(指我国政府做出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的承诺)的实现。前些天,读到王骏先生《新能源发展探讨》文章,文中提到了风电密度低、成本高、不稳定等几个特性,笔者深以为然。从风电自身特性和发展风电目的看,目的一、二在现阶段都是次要的,从保障能源供应看,假定2020年能够建成2亿千瓦风电,每年供应一次能源占比不过2%~3%,即便风电完全不发电其他形式的能源也可以补充;从技术和产业储备看,每年有一两百万千瓦的新建规模就能够维持重点企业发展,因此现阶段发展风电的主要应聚焦在减少排放、保障15%承诺的实现上。
目前,我国核电与水电成本低于风电,风电发展需要通过电价附加补贴来支撑,所以要认清发展风电是需要付出额外成本的客观现实,把核电、水电作为保障15%承诺而优先发展的电源形式。发展风电以完成15%承诺为目标,为核电、水电做好补充。如果为发展风电而发展风电,任由企业盲目圈占资源,过度追求开放规模,就会虚增电价附加,加重用户负担,提高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成本,得不偿失。
根据中电联完成的电力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15年、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1.8亿千瓦即可支撑15%承诺实现,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按此目标制定风电发展规划,优化风电布局,同时适当调整补贴政策,促进规划落实,防止无序发展。
二、关于全额收购与适度弃风
随着我国西部、北部大型风电基地集中规模化开发,基地风电场弃风的比重不断增加,东北、内蒙等地区的风电场几乎全部都存在弃风现象,最严重的风场弃风接近理论发电量的20%。
从系统角度看,风电弃风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送出通道容量不足引起弃风,考虑风电机组发电同时率因素,风电外送通道容量一般都低于地区风电装机总量,在所有风电机组均满发情况下,就会出现通道容量不足而造成的弃风,但这种情况出现概率很小,并不是大量弃风的主要原因;二是系统调峰不足造成弃风,风电出力是由来风的大小决定的,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东北和华北地区电源以煤电为主,本来调峰能力有限,冬季受供热影响,系统调峰能力更是严重不足,若是在负荷低估时段风电大发,就必须弃风以保障系统安全,这是目前造成风电基地弃风的主要原因。
为了减少调峰引起的弃风现象,增加调峰电源(主要是抽水蓄能电站),提高系统调峰能力是技术上有效的手段。假设在建设风电的同时,不配置调峰电源,不提高系统调峰能力,那么风电机组将出现大量弃风,而如果为了实现既定的风电上网电量的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增加风电建设规模,将增加整个系统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假设在建设风电的同时,配置大量的抽水蓄能机组,一方面固然减少甚至消除了风电弃风现象,但另一方面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运行也需要成本投入。因此,风电究竟应不应该弃风?风电应配套建设多大比例的蓄能机组?最佳的弃风比例是多少?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定量分析后才能够回答的问题。
为了开展研究,笔者构建了简化模型,主要包括:假定系统为纯火电系统,配置必要的调峰电源,在没有风电接入前,基本达到调峰平衡,同时,待接入的风电比重不超过系统最大负荷的20%。发展风电的目的主要是获取清洁的能源,因此对模型开展研究的边界条件是系统接纳固定的风电上网电量,同时整个系统成本最低(等价于单位风电上网成本最低)。
根据以上简化模型,并参照系统负荷特性、风电出力特性等基础数据,对风电机组不配套蓄能机组、配套10%、20%,直到50%风电机组等多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配套抽水蓄能占风电比重10%-20%左右,风电弃风约5%-10%,此时单位千瓦风电上网成本最小,在接纳同样风电上网电量的条件下,整个系统成本最低。
通过模型的理论分析,我们认识到,追求风电百分之百消纳是不经济的,为了达成相同的风电上网电量的目标,在系统调峰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弃风,这样才会使全系统成本最低。
三、关于大基地集中布局与低风速地区布局
风电大基地布局具有资源条件好、用地成本低、易于连片规模开发和集中管理等优势,过去几年中,我国风电发展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资源条件好的大型风电基地布局发展,如内蒙地区风电装机超过800万千瓦,河西地区风电超过500万千瓦。在大基地布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问题也随着而来,最主要的就是风电的送出与消纳问题。受此影响,大基地风电弃风比重逐年增加,经营效益不断下滑。
鉴于大基地布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低风速地区。据相关统计,我国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风能资源区的68%,且大多数接近电网负荷的受端地区,2011年国家批准纳入核准计划的2000多万千瓦风电项目中,有约一半属于低风速地区风电项目。
那么,从国家和全社会层面上,究竟是优先发展大基地集中布局还是加快低风速地区布局?在完成1亿、1.8亿规划目标中,大基地和低风速地区的合理比重是多少?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分析评价的准则,开展大量的测量、统计,并依据优化理论进行深入计算分析。由于全面细致的资料目前无法取得,笔者仅以个别案例予以说明,供全面分析时借鉴。
关于评价准则。评价不同风电发展方式时,首先要保证各方案下被电力系统吸纳的风电电量相同;其次,方案优劣的判别,就是看在满足以上要求的情况下,哪个方案系统的成本低,就是好方案,成本高,就是差方案。
关于大基地方案。作为算例,假定一个基地风电项目位于内蒙,单位造价7000元,理论年发电小时2600,弃风比重10%,当地煤价450元/吨标准煤,火电煤耗330克/千瓦时。
关于低风速地区方案。假定一个项目位于安徽,单位造价7350元(考虑风机成本、运输和安装成本的差异情况,比大基地高约5%),理论年发电小时1800,弃风比重为0,当地煤价1000元/吨标准煤,火电煤耗320克/千瓦时。
关于方案评价。经测算,在不考虑税收、CDM和环境外部成本的条件下,大基地风电实际利用的发电小时为2340小时,上网成本为0.45元/千瓦时,低风速地区为0.6元/千瓦时;由于风电发电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基本不考虑风电的替代装机效益,因此风电1千瓦时上网电量带来的系统成本节约为当地1千瓦时火电燃煤成本,其中大基地为0.15元/千瓦时,低风速地区为0.32元/千瓦时;因此,大基地项目1千瓦时风电上网所需的系统总成本为0.45-0.15=0.3元/千瓦时,低风速地区项目1千瓦时风电上网所需的系统总成本为0.60-0.32=0.28元/千瓦时。因此可以认为,在上述边界条件下,发展低风速地区风电优于大基地风电。
四、关于发展内陆风电与发展海上风电
在陆上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开展了海上风电的探索。截止目前,已经建成江苏如东潮间带风电场(3.2万千瓦)和上海东海大桥近海风电场(10万千瓦),同时还有10多个潮间带和近海风电项目核准在建,使我国成为欧洲国家以外海上风电发展步伐最快的国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海上风电发展面临很多复杂的困难和问题,比如风电场施工难度大、设备质量不高、风电场造价高经济性差、缺乏与近海及海洋利用规划协调等。笔者认为,上述问题中,最核心、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造价高、经济性差的问题,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风电发展的总体布局。
经初步了解,江苏已建和在建的潮间带风电场单位千瓦投资在17000万元,年发电小时数2000-2300小时,上海东海大桥和一些在建的近海风电场单位千瓦投资在22000万元,年发电小时数约2300小时,这些海上风电的合理上网电价均应在1.2元/千瓦时以上(合理上网电价指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合理投资收益的电价水平)。
我国“三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可开发规模达数亿千瓦,目前整体开发率还很低,既然海上风电成本高昂,而沿海地区又需要清洁能源,是否应考虑将“三北”风电输送到东部沿海?
通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三北”风电基地风电造价7000元/千瓦,发电小时2500~3000小时,风电合理上网电价仅0.5~0.6元/千瓦时;从“三北”到华东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在1500~2500公里之间(呼和浩特~上海1500公里、酒泉~南通2500公里),以我国现已建成的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为例,工程输电距离约2000公里,输送容量640万千瓦,总投资230亿元,折算单位投资为3600元/千瓦,输电价格0.15元/千瓦时(利用小时4500小时,若利用小时2500小时则输电价为0.27元/千瓦时)。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将“三北”基地风电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输送到华东沿海,风电加上输电工程总造价仅10600元/千瓦时,远远低于海上风电单位造价;送电下网电价在0.7~0.9元之间,同样低于海上风电合理电价。若考虑在具备条件的送端风火打捆,则输电工程的利用率将大大提高,输电成本进一步下降,送电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海上风电技术取得突破、建设成本大幅度下降之前,应优先开发风资源条件好、建设成本低的陆上风电,通过先进输电技术输送到沿海负荷中心,替代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
习近平同志在《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针对以上风电发展的观点,笔者在现阶段的分析中,对很多边界条件进行了简化,一些结论难免偏颇。为转变我国风电发展方式,推动风电科学健康发展,需要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调查问题,细致分析研究。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直接牵头组织,就相关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针对具体地区、具体点位,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计算和分析,并提出系统全面的研究报告,支撑我国风电发展政策的调整和优化。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