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消失模铸造技术发展简史

  消失模铸造又称负压实型铸造( 即V-EPC法),是将泡沫塑料(EPS)制成的模型埋入无粘结剂的干砂中造型,采用微震加负压紧实,在没有芯子甚至没有冒口的情况下浇入液态金属,在浇铸和凝固过程中继续保持一定的负压使泡沫塑料气化继而被金属取代形成铸件的一种新型铸造方法。

  使用泡沫塑料制造金属零件的方法最先由美国人H.F.Shroger于1958年4月15日取得专利(美国专利号:280343),当时泡沫模型还是采用泡沫板材加工的,用含粘结剂的型砂造型。1962年美国人M.C.flemings用干砂和泡沫模生产铸件。80年代初这种方法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1982年福特汽车公司在Essex工厂建成了一套年产2.5万只铝合金进气歧管的EPC中间试验装置获得成功,紧接着于1984年耗资1100万美元建立了占地19万㎡、生产能力180型/h、年产100万只铝合金进气歧管的高度自动化生产线,揭开了EPC技术在先进工业国飞速发展的序幕。 1990年通用汽车公司在Saturn建成年产铸件5.5万t(24万辆轿车)10万㎡的铸造厂,其中有三条全自动的EPC生产线,生产铝合金四缸缸体、缸盖和珠光体球铁曲轴及两种型号的传动差动壳体。 1991年,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在都灵建成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EPC车间(4400㎡),年产铸铁件5000~15000t,60~120型/h,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全车间仅22名生产人员。 鉴于Essex工厂、Saturn和都灵工厂的巨大成功,铸造界对EPS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国家,铸造界的企业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EPC技术的开发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