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风电装备业进军国际市场时机已经成熟

  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风电整机巨头国际化战略的强力推进,我国风电装备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和发展,中国风电装备业已具备全球瞩目的规模优势和技术实力,进军国际市场时机已经成熟。

  史立山称,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中国风电装备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但他同时认为,中国风电装备企业国际化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应该考虑到来自国际政治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多重困难和阻力,“走出去”的步伐既要积极,更要稳健。

  巨头发力风电装备业国际化提速

  “尽管早在两三年之前,中国制造的风电机组就已悄然走出国门,但出口数量有限,其中最大一单是华锐风电于2009年对印度市场的出口,总量也仅有10台风机。”史立山告诉记者,“但进入2011年,以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为代表的风电装备企业巨头开始全面发力,中国风电产品开始批量进入国际市场,并在全球风电业产生较大影响。”

  也许正基于此,2011年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风电装备业国际化元年。

  以华锐风电为例,2011年4月中旬宣布,已与希腊PPC电力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希腊共同开发一个200-300兆瓦的风电场以及一个海上风电场,合作总额最多可达到4.5亿欧元。华锐风电同时宣布,将在希腊建立风电机组生产基地。

  7月中旬,欧洲著名风电场运营商MainstreamRenewablePower率先发布消息称,Mainstream公司与华锐风电签署一项合同额达15亿欧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按协议约定,未来5年双方将在爱尔兰共同开发、建设、运营1000兆瓦的风电项目,由华锐风电提供风电机组。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确认,这是华锐风电在国际业务拓展方面所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亦是截至目前国内风电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最大一单。

  9月下旬,华锐风电再发消息,其与巴西可再生能源发电公司Desenvix签署合同,华锐风电将为位于巴西Sergipe地区的一个34.5MW风电场提供23套SL1500/82风电机组。按照协议,华锐将于今年底交付全部风电机组……

  与此同时,中国另一大风电制造商金风科技的国际化步伐也开始提速。据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介绍,早在2008年初,金风科技斥资41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VENSYS能源股份公司70%的股权,由此开始了其国际化布局。

  今年1月4日,金风科技发布消息称,已与中水顾问国际工程公司签署了风电设备供货合同,为其总承包的埃塞俄比亚首个风电场项目Adama风电场提供34台1.5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

  9月19日,金风科技在北京宣布,将投资2亿美元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建设风力发电场。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109.5兆瓦,计划全部采用金风1.5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预计项目将于明年6月实现并网……

  此外,湘电股份、明阳风电、联合动力、东方汽轮机和航天万源等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商纷纷宣布将加快国际化步伐。其中,明阳风电称将以南非、印度和拉美地区作为“走出去”的首选目标;联合动力则计划在2015年前分别在非洲和美国建设一个整机制造基地和数个风机叶片厂,并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

  与此同时,一批风电配件供应商也开始剑指海外。其中,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依靠自主技术生产的风电法兰,已开始大规模出口欧美市场。

  大势所趋风电装备业“走出去”时机成熟

  分析中国风电装备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其因有三:

  第一,从国际市场环境而言,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国际风电开发市场前景广阔。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树旺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全球风电装机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日本大地震引发核电站泄漏事故后,风电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首选。而世界风能协会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球风电同比增长达22.9%。其中,欧洲及北美市场均出现较强增势,特别是罗马尼亚、波兰、克罗地亚和爱沙尼亚等东欧市场增速最快;世界其它地区的一些新兴市场诸如委内瑞拉、洪都拉斯、多米尼加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也开始重视发展风电。

  第二,从国内市场环境来看,经过多年来飞速发展的中国风电产业,在进入“十二五”之后渐趋理性,风电装机增速趋缓;同时,风电装备产能过剩,制造商竞争加剧,利润缩减,纷纷把目光转身海外。“国内市场平均利润率大幅下滑,让企业不得不通过强化管理降低单位造价,从而获得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说,“与此相反,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风机行业的利润率却相对较高,这就为中国风电装备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动力。”

  第三,从中国风电装备业本身而言,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形成数家在“规模实力、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风电企业集团。而这一点则是被众多专家称为中国风电装备业“走出去”时机成熟的关键。

  先说规模实力。据丹麦知名咨询机构MAKE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进入2010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前10名的风机制造商中,来自中国的制造商竟占据4席。其中,华锐风电跃居全球第2位,金风科技排名全球第4名,东方汽轮机和联合动力则分居第7和第10位。该机构执行总裁MortonKeller由此感言:“中国厂商的迅速崛起正在改变着全球风电产业的格局。”

  再说技术创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短短几年时间,中国风电装备企业闯出一条“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为代表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创新体系的风机制造业巨头。而在风电配套设备生产领域,则诞生了以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企业。

  史立山强调说:“特别是近年来在大功率机组研发,在低风速、高海拔、极低温等各种极端条件下的风场运行经验等方面,中国风电企业都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谈及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开发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说,几年前,一些进入中国的国际风电商凭借着其在兆瓦级大风机领域的技术垄断地位,曾在中国力推千瓦级小机组,企图使中国重走欧洲“拔掉小风机,再装大风机”的老路;而华锐风电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率先在国内推出第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5兆瓦风电机组,随后又研发出3兆瓦、5兆瓦和6兆瓦风电机组,不仅打破了外国风电巨头的垄断,而且让自己快速壮大并具备了进军国际风电市场的实力。

  阻力不小“中国风”何日劲吹全球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风电装备市场实现了从引进到出口的转型。由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风电巨头引领的这一华丽转身,自然引来国内外诸多赞许的目光。有外媒惊叹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风能行业的新生力量并对欧美风电设备制造商构成挑战。

  与此同时,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企业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勃勃雄心。

  “如果不在美洲和欧洲成功,华锐称不上是一个全球性企业。我们的目标是要争得全球第一的交椅。”华锐风电董事长兼总裁韩俊良称,“未来华锐的国际市场份额要达到企业销售额的30%,并朝着50%的目标迈进。”金风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武钢也表示,未来3到5年间,金风海外业务收入将力争达公司总收入的30%。

  对此,作为国家负责风电产业发展的政府官员,史立山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却保持着一份特有的冷静。他说:“必须认识到,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虽然在全球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并在世界销售排名前10名中占据4席,但我们的市场空间绝大部分在国内;虽然说目前进军国际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应该看到国际化道路上还会有不少困难和阻力。”

  史立山认为,一方面,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上讲,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一些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特别为中国出口产品设置重重壁垒,中国制造已成为最大受害者;另一方面,从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上讲,我国风电设备出口还面临着标准认证、项目融资以及产品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诸多关口。由此,他把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称为“国际远征”。

  中国风电制造企业似乎早已意识到“国际远征”中的困难和阻力。为打破国际贸易壁垒,他们悄然推进“本土化”战略,到海外建设生产基地。据了解,华锐风电已经在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巴西等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金风科技在德国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之后,又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地设立子公司。在项目融资上,他们选择与国家开发银行携手“出海”。而在国际标准认证上,华锐风电则成立了一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工作小组,为产品国际化转型铺路架桥……

  特别是针对中国风电装备业近年来强力推进的从速度向质量的转型,国际风电人士给予高度评价。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法维翰咨询公司的分公司、总部设在丹麦的风力行业咨询公司BTM负责人麦德森表示:“(产品)质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一旦中国决定做的事情,他们就会马上行动,而且这个过程正在进行。”

  麦德森说:“毫无疑问,中国(风电)生产商将打入欧美市场。”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