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推进信息与工业化 深度融合各方解码深化应用

  2011年3月18日,“第五届中国制造业CIO年会暨2010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董宝青、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等300余位业内专家、制造企业信息化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年会。年会围绕“CIO如何引领信息化应用向纵深发展”的主题展开。制造业企业的CEO、CIO、国内外知名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纷纷建言献策,探究制造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深化应用的新途径、新方法。

  “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将步入全面渗透、加速转型、深度应用的新阶段,为企业搭建整体的信息化体系架构,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董宝青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国家“十二五”纲要已经通过并颁布,更加明确了今后5年在推进工业领域信息化的主要指导方针,就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董司长表示,今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全方位、多纬度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二是从企业的内部信息化向外部信息化进军,从企业的信息化走向行业的信息化,用信息化的企业生产信息化的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全方位发挥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企业人士等多方协同的作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制造业信息化的新技术与解决方案卓越运营解决方案

  目前制造业呈现出几大趋势与挑战:创新的力量、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与控制。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因此就要求企业自身的反应越来越快。面对挑战,SAP为制造企业提供了从执行、协作到决策的一体化卓越运营解决方案。SAP公司制造解决方案经理张建杰强调,“过去,我们侧重在局部功能优化,够用即可。这使许企业分别部署了PLM、MES、SCM等各种信息系统。而今,很多企业头痛的是这些系统的数据不融合,怎样把这些系统里的流程和数据串起来。”为此,SAP提供了从点子到交付的解决方案,其端到端的流程覆盖了整个生产网络,实现了一体化的ERP、SCM、PLM、MES。

  Infor公司商业咨询经理鹿崇认为,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后ERP时代”。无论是标准的ERP,还是单独的财务系统,企业或多或少使用了一些管理软件。在新的阶段,企业思考的是“怎样使ERP更进一步”。因此,Infor制造业解决方案提供了全面的价值链管理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水平。

  云制造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介绍了云制造技术。云制造是一种面向服务的、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识的网络化、敏捷化的制造新模式和技术手段。云制造是在云计算提供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它丰富、拓展了云计算的资源共享内容、服务模式和技术。

  目前,有两类云制造服务平台,一类是面向集团企业的“私有云”制造服务平台,其构建与运行者、资源提供者和使用者是集团和集团企业的下属,强调企业内或集团内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整合与服务,优化企业或集团资源和能力使用率,减少重复资源和能力的重复建设,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类是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制造应用,属于“公有云”服务平台,“公有云”基于互联网构成,有三类参与者:资源提供者、资源使用者、云制造服务平台运营者,强调企业间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整合,提高整个社会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使用率,实现制造资源和能力交易。

  云制造的发展途径可遵循螺旋式良性循环发展路线:即以服务模式牵引云制造系统开发、以云制造系统带动云制造技术突破、以云制造新技术促进云制造系统新发展、将云制造新系统又进一步用于新服务模式。围绕建立和运营“私有云制造服务中心”及“公有云制造服务中心”为重点启动有关工作。

  广域网优化技术

  Riverbed大中华区产品市场总监丁伟介绍了广域网优化技术。丁伟介绍,Riverbed推出的广域网加速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影响广域网上应用程性能的所有问题,提高企业每天所依赖应用的吞吐量,包括文件共享、电子邮件、备份、 SSL、文档管理系统和 IT 工具以及 ERP 和 CRM 解决方案。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在加速应用程序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透明度。

  使用广域网优化,企业通常可以将网络应用程序性能提高5~50倍,在某些情况下可高达100倍,同时可将广域网带宽占用率减少65%至95%。在业务上可以更有效率地将服务器整合到数据中心,将服务和应用以虚拟方式部署在网络边缘,这样就可以更进一步降低成本,然后再利用增强的性能分析工具,让企业可以将 IT 的发展战略切实与业务发展战略相互配合。

  解析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实践康尼机电:快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南京康尼机电公司是中国轨道交通车辆现代化装备(自动门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产品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居高位,是阿尔斯通、西门子、庞巴迪和国内各车辆制造商的优秀供应商,被誉为“中国轨道交通第一门”。

  康尼机电人事企划部部长张金雄介绍,“3年前,公司进行了发展新一轮的战略研究,确立了从2010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实现站稳国内,跨入世界的目标,目前在我们的轨道门当中有5家企业,其余都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康尼是唯一的一家民族企业,所有产品都拥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我们晋升世界一流,也是要从中国走向世界,向全球提供我们的服务。”

  康尼机电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步建设了信息化的建设机构,成立了相对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应用已经覆盖了公司的研发、采购、库存、销售、生产、成本、人力资源等主要流程。信息化价值的呈现为公司实现“两化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康尼机电建立了自己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围绕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进行了新的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而核心应用系统则支撑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康尼机电信息化的实施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升,优化了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实现了企业资源的融合,推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哈尔滨锅炉厂:传统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锅”)的前身是哈尔滨锅炉厂(1954年建厂),以设计制造50MW~1000MW火力发电锅炉为主导产品,并配套设计制造锅炉和汽轮机辅机、石化容器、核电设备、工业锅炉等产品,是国内生产能力最大、最具规模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累计生产电站锅炉858台/10370.35万千瓦,约占国产火电装机容量的23.59%,装备了全国200多个电厂,部分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业界流行的一句话是“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对于新兴的现代企业来说,其实上ERP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对于老企业则不一样。老企业在业务流程方面有很多不适合信息化,并且改变起来也非常困难,因为这是多年来已经形成的一种习惯。另外,老企业由于承担了一些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虽然有一些员工理解信息化,但还是有一些员工从个人素质来说不能适应企业的信息化。同时,作为老企业,不能解雇这些员工,从这一方面来说,老企业和现代企业存在着不同。因此老企业实施信息化不能急于求成。哈锅的信息化,很多要从基础工作抓起,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成为实施信息化的前提。

  因此,哈锅计算机中心主任单为民谈到:“我们首先重点抓了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在实施策略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在信息化的软件实施方面,一定要以我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单为民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后,按信息化的贡献率哈锅实现效益:平均库存减少1.5%;平均提高工作效率50%;减少采购费1.7%;年增加利润近千万;加快资金周转2%;技术准备效率提高2倍以上。“此外,在管理方面水平大大提高,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公司在市场上的信誉,从而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CIO如何引领信息化应用向纵深发展

  企业已经用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但是企业的CIO该如何引领信息化应用向纵深发展?e-works总编、首席咨询顾问黄培博士认为,信息化应用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是:沿产品的生命周期纵深发展;从支撑企业运营到支撑企业决策;从企业级应用向车间级应用发展;企业内部供应链向企业外部供应链发展;由纵横交错的诸多分散信息化系统,向整体集成的平台化信息系统发展;信息化应用与企业的产品、装备、生产线、供应链和业务流程的融合;由单纯注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向注重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发展,注重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绩效。

  那么,CIO该如何引领信息化向纵深发展?黄培博士提出了以下建议:建立和落实信息化管理规范,确保基础数据录入及时准确;统一编码体系,重在集成;重视信息化整体规划,注重系统构架先进性、可扩展性;业务先行,强调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信息化团队建设,打造懂业务的IT团队;引入外脑,开展信息化咨询、监理、验收、评测全程服务;实现有效的IT治理。

  SAP公司制造解决方案经理张建杰认为,企业信息化的深化应用应该从生产运营开始,因为80%的企业运营绩效和75%的成本都来自生产运营。信息化必须能够提供跨商业网络的无缝执行和实时决策信息,从而实现执行、协作和决策的一体化。目前,移动技术、基于内存计算的实时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与融合,为信息化深化应用创造了条件。

  IBM大中国区IT战略咨询总监许方认为,在未来的信息化过程中,中国制造企业的关注点将是业务和IT战略的整合、变革管理、IT价值实现和IT治理。在新的阶段,IT规划要从战略层面延伸到管理营运能力的建立,IT应该具备主动加入业务战略形成的能力。因此,CIO应该通过业务价值导向的信息化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企业一把手的CEO,又该如何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高速成长型的企业,南京康尼机电公司人事企划部部长张金雄的经验是:康尼机电自身是从理清思路、制定规划、推进策略、搭建体系、组织保障、治理机制、配套措施七大方面来推动信息化的建设。张金雄强调,企业信息化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牵鼻子”,即实行“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要带头学习、理解和支持信息化;“放架子”,即放下架子,空杯朝上,甘当小学生;“照镜子”,即要引入或建立评估体系,对信息化现状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找专家”,即引进专业团队,专业事由专业人做;“搭框架”,即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信息化整体规划;“重考核”,即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将信息化的KPI指标同步分解到业务部门和IT部门。

  解读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热点

  对于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呈现出的热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进行了详细解读:

  “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经过长期发展和完善,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将步入全面渗透、加速转型、深度应用的新阶段,成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时期。

  绿色设计与制造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有了绿色环保的意识,然而绿色发展模式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企业持续不断的坚持并作为其战略经营决策。

  物联网及RFID技术与企业供应链结合日趋深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相关标准产业的出台,物联网及其核心技术RFID成了2010年的重要名词,企业供应链与RFID技术的紧密结合,将实现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可控、可追溯,众多RFID厂商也提出了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

  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快速发展。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节能减排作为中国的一项长期国策摆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制造企业可通过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管理、能源管理、工艺流程改优化、能耗及排放在线检测等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快速发展。

  MES应用初见成效,形成热潮。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生产过程管控的关注和信息化需求的提升,2010年,MES掀起了一股应用热潮。而和几年前大多数企业还在困惑于什么是MES相比,中国制造业MES应用已经开始初显成效。MES还将持续热下去。

  协同设计仿真平台引领复杂产品研发趋势。在复杂产品研发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及仿真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技术,成为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与风险的关键。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仿真平台的方法强化了软件之间的协同研发能力,均衡多物理属性的开发需求,强调了集成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数字化工厂不是梦。数字化工厂通过数字化设计与工艺系统,CAD/CAM系统与数控系统,车间的数字化仿真与制造执行系统等的集成,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设计、产品仿真、虚拟试生产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是企业连结设计和制造之间的桥梁。

  产品文档与数字化结合,增强三维交互体验。随着3D设计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产品的三维模型不仅可以支持产品的制造,也可以在产品的安装以及维修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品文档与三维模型的结合已成为PLM技术扩展应用的重要方向,各大厂商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移动计算,让业务更加灵活。随着3G网络的逐步成熟和智能终端的积极跟进,移动计算应用成为可能。2010年,企业级的移动应用成为企业CIO信息化选型的关注点之一。SAP基于Sybase移动平台提供了针对特定行业的移动应用程序。Oracle、用友、金蝶也悄然向移动应用解决方案迈进。

  信息化规划升级,助力企业持续发展。与以往信息化规划不同,“十一五”末的这轮信息化规划热潮,从现状评估入手,以企业战略为根本,以系统集成为重点,以企业架构模型为依据,为企业搭建整体的信息化体系架构,支持企业高效、低成本、低风险、可维护、可扩展的信息化建设。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