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变强,是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后,汽车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怎样由大变强?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千万辆级市场规模后,中国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什么?9月3~5日,在天津召开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以“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年度主题,讨论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今年是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我国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时期。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多元化竞争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将由以量取胜的时代,逐渐转到依靠具有优越性价比和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产品取胜时代。“中国汽车业正踌躇满志地向前发展。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绝不只是量的增长,更应该有质的提升。因此,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改变过去以投资驱动产能扩张获得发展的增长方式,正确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关系,将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他说。
“未来10年,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产业强国目标的10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说。他认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首先要实现“四个同步”。即与GDP增长保持同步,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步以及与人才强国同步。
对于未来3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调整的重点,张小虞认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市场结构调整方面,要开拓农村市场,扩大海外市场。第二,实现技术结构调整,自主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40%,轿车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目标。第三,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形成一定市场规模,未来3年,在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份额达到5%左右。第四,组织结构调整方面,要形成2~3家年产量超过200万辆、4~5家年产量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特别强调,截至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十二五“期间,政府应该出台专门政策支持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形成10家或者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集团。
在关注结构转型的同时,论坛上,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领导及嘉宾,提出了未来5~10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其他具
体任务和目标,包括产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出口、节能减排等各个方面。
总量目标
“十二五”末将达到2500万辆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汽车产量由2001年的200多万辆增长到2009年的1300多万辆,今年普遍估计将超过1600万辆。对于“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董扬认为,产销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董扬分析,未来几年,国际方面,尽管发达国家可能实施再工业化,但汽车产业向低成本、大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仍将持续。放眼全球,中国是目前发达国家汽车产业转移最合适的对象,各大汽车企业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建厂和市场开拓力度;全球信息化程度加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贸易保护不能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增长的大势。国内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为汽车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汽车对国内消费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二三级市场、农村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几年将实现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人均GDP增长每年保持8%左右,中国正全面步入汽车社会。
董扬介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十二五”末,全球汽车年产量约为8300万辆,保有量达到11.7亿辆;中国汽车产量保守估计,将达到2500万辆,其中乘用车比重约为81%,商用车比重约19%,出口400万~500万辆;中国汽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
新能源汽车
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说,“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草案已经出炉。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掌握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发挥市场和资源优势,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以及关键零部件工业体系;筹划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健全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建立有利于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环境。
“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发展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包括:第一,坚持“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重点突破动力电池关键技术,重点开发新能源城市客车和纯电动小型乘用车;第二,加大充电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加快电动汽车技术标准研究,完善标准体系;第四,深化示范推广,探索商业推动模式;第五,以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为纽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第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第七,继续深化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电动汽车国际化发展。
万钢表示,未来5年是电动汽车从科研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是中国汽车业抓住机遇、将电动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5年。
节能减排
全面实施国Ⅳ排放标准 燃油消耗量增加不超50%
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使我国能源供应以及环境问题日趋突出。“机动车排放已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说。
面对当前形势,前不久,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大气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专门提到要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内容包括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严格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完善新生产机动车环保型式核准制度;完善机动车环境管理制度;加快车用燃油清洁化进程,尽快制定并实施国家第四、第五阶段车用燃油标准和车用燃油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同时强化车用燃油清净剂核准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刘志全称,汽车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国家监测、控制的重点。“‘十二五’期间,国家把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作为重点,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他说,“我国重型汽车保有量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5%,但氮氧化物排放比重却达到70%。因此,重型车仍将是未来几年控制的重点。”
目前,我国轻型车排放标准处于国Ⅲ、国Ⅳ交替阶段,重型车国Ⅳ标准已启动实施。刘志全介绍,明年我国将全面启动轻型车国Ⅳ排放标准,国Ⅴ标准也正在制定和完善中。
节能方面,董扬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自主整车的油耗水平应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到2015年,汽车保有量将翻一番,但燃油消耗量增加不超过50%。”他说。
海外市场
2015年达到850亿美元
虽然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但汽车产品出口与汽车市场发展以及我国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张骥指出,我国汽车出口存在6大失误,包括:企业出口战略和理念、正常出口秩序的建立、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品牌建设都严重滞后,同时零部件研发落后于整车研发。如果不改变当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汽车出口难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面对当前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问题,去年,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整车和零部件出口额达到850亿美元;到2020年,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的10%以上。
张骥称,要推动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增长,需进行5方面调整,包括:第一,产品结构方面,整车从以商用车为主向乘用车、商用车并重转变,零部件从以机械类产品为主向以机电、电子类产品为主转变;第二,市场结构方面,整车出口要从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市场逐步向中高端市场转变,零部件出口要逐步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第三,出口贸易结构要从单一的产品出口向产品、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第四,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出口企业要向营销型主体转变;第五,售后服务主体结构要从依靠进口商销售网络逐步向以自主销售体系为主导转变。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