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高铁交通枢纽促进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中国高铁的发展势头异常强劲,甚至有外媒称中国欲建“高铁王国”。

  根据规划,3年内中国将建成42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总里程1.3万公里,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分别为哈尔滨经大连、沈阳到北京;北京到上海;杭州经福州、厦门到深圳;北京经武汉到广州四条南北走向线路为“四纵”。太原经石家庄与京沪高铁接轨再向东到达胶东半岛;西安到郑州、向东与京沪高铁接轨,向西延伸到兰州;武汉向东连接合肥,在南京与京沪高铁接轨,武汉向西沿长江到重庆、成都;长三角地区从杭州沿浙赣线,经南昌、长沙,继续向西,经贵阳到昆明这四条线路为东西走向的“四横”。

  “四纵”、“四横”把中国的东部、中部和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纳入规划,不但打通了南北东西的大通道,还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城市群的轨道交通网。在“四横四纵”全面延伸的布局下,铁道部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中国经济发展以区域为核心的态势日益明显,高速公路逐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高铁的需求愈来愈强烈。20年来,相比于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高铁发展水平,中国的高铁系统一直被认为处于发展初期。随着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的建成投产,以及京沪铁路的开工,中国的高铁项目密集上马,发展速度开始有了超越欧洲、领先世界的势头。纵览高铁区基地条件,最重要的资源为高铁交通条件,片区建设将围绕着高铁站而展开形成新的城市区域,因此,借鉴国内外高铁区案例的研究,赋予项目更大的发展空间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选取了国际上高铁案例开发较为成功、模式具有代表性、区域以高铁交通为先导发展、区域发展成为城市复合功能区、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的三个案例,探讨高铁对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巨大影响。

日本·新大阪

  高铁促成城市新中心发展的典型

  日本是最早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高铁的运营对于各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东海道新干线大力推动大阪高铁区域经过长年的发展,成为城市副中心。

  上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形成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沿海型”工业地带,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占全国的70%。3%的铁道路线承担全国客运总量的24%和货运总量的23%,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的要求,交通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1958年通过法案,新干线计划落实;次年东海道新干线开工;1964年春项目完工,10月份正式通车运营。东海道新干线的规划建设,是交通制约经济发展后,积极寻求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这种突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了各城市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城市副中心。

  日本新干线促进了新大阪地区人员的流动,扩大了土木建筑、原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就业,推动了旅游、教育行业的发展,加速和扩大了信息、资源、技术的传播,带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促进了产业能级的提升。

  大阪原有的主导产业为钢铁、石化等传统工业,而新大阪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东海道新干线的建成,促进了城市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汽车、机电、家用电器等加工产业和集成电路等尖端产业的转变。区域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也随着新干线的建成而快速发展,逐渐形成服务型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集群。

  新大阪地区由原先的市郊交通要道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成为综合型多功能城市副中心,大阪市政府基建设施的大力投入是关键。

  新大阪所在的淀川河以北地区在新大阪站未建成之前,该地区发展缓慢,基本是作为城市北郊交通要道而存在的,城区人口极少、以工业厂区为主。随着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的开通,新大阪站被设置,地铁御堂筋线被延伸,且大规模的区划整理带来了近代都市建设的迅速推进,整个发展出现了开发高潮势头。目前区域北部的三国正成为新的发展热点,作为「新大阪车站周围土地区划整理事业」和「加岛地区土地区划整理事业」之延续,2001年3月推进「三国车站周围地区土地区划整理事业」,亲睦特色的城区建设正在顺利进展。

  新大阪围绕高铁形成的城市新区,功能布局有其独特性,核心区以金融、商贸、商业、娱乐休闲、交通枢纽等功能为主,外围形成居住区、教育配套区等,完善城市功能。借鉴大阪高铁区的发展,我们发现高铁交通对城市新中心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以此为契机,推动城市跨越式发展。

法国·巴黎左岸

  高铁车站再开发延展城市空间的典型

  奥斯特里茨火车站( Austerlitz )位于巴黎塞纳河左岸Tolbiac地区,是巴黎6个大型火车站之一,是通往奥尔良地区、法国南部以及西班牙、葡萄牙的铁路终点站。

  塞纳河左岸地区包括了巴黎市东南角13区靠近城市环线的大片铁路和工业用地,占地约130公顷。由西至东,从1869年建成使用的奥斯特里茨火车站,经过法国国家图书馆,直到13区的工业区,沿塞纳河长2.8公里。这一狭长的沿河地区被Tolbiac大街分为两部分,西侧从奥斯特里茨火车站开始,基本上为铁路用地,是较先启动建设的地区,其中最重要的项目包括法国国家图书馆。东侧为Massena地区,除了铁路外,还分布了较多的仓库和厂房,其中有两幢为保留建筑,包括著名的建于1919-1924年的巴黎大磨粉厂,这一地区将是一个功能混合的地区,包括建设一座新的大学。 

  奥斯特里茨火车站所在的左岸地区的改造,借助压缩铁道面积进行区域开发,以对现有城市功能进行置换,使失去土地效用的城市空间重新得到充分利用。

  改造前的用地情况,铁路线占据了大片土地。由于原来是工业地区,原有的几条主要道路间隔较远,所有道路的设计完全从实用角度出发,与有着丰富街道生活氛围的城市地区有很大差别。左岸的大片土地被铁路占据,而铁路对城市地区而言是一种阻碍因素。要形成一个适合生活的社区,高密度而通畅的道路网是一个重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对左岸的道路和交通组织不是一个在现有条件下的梳理问题,而是需要重新定义一个合理的骨架。

  1990年,巴黎市政府决定开发该火车站及周边用地。改造方案包括,将原来车站和铁轨占地面积从65公顷压缩至28公顷,并实行封闭运行,以减小铁路噪声。巴黎市政府规划在原铁路用地上开发60~70万平方米商务楼,建立四幢高层的国立图书馆,同时引进6000余户居民。重点开发商务楼是因为市政府对该火车站改造的第一选择是发展经济。由于该地区原有商务用房不足,而失去大量新办公司注册及相应税收。

  左岸地区的开发建设以奥斯特里茨火车站的改造工程为启动引擎,运用政府与铁路公司联合投资的投融资体制,通过出售新建物业并出售获利继而滚动开发的开发模式,实现了区域的价值提升。

  该火车站周边建设和开发的投融资体制:由市政府和法铁合资组建市政公司,总投资30亿欧元,市政公司应用高架平台技术封闭敞开式铁路并保持铁路客货运通畅。在完成所有基础、交通设施后,把形成的高架平台、建筑物有的出售给私营业主、有的出售给市政府用于社会公共事务,以获取收益,作为滚动开发资金。公司最终实现资金自我平衡,无须赢利。待完成整体开发规划后,公司自行终止。

  奥斯特里茨火车站所在的左岸地区经过10余年的建设,所有规划都已大部分完成,国家图书馆已建成,在站台上方建设的高架平台和商务楼已部分竣工,正在招商和销售。借鉴巴黎左岸地区的发展,对陈旧的高铁站区的再开发中引入了城市功能更替“创造双层城市空间” 的独特理念,为城市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法国·里尔

  高铁促成城市综合功能区发展的典型

  里尔是欧洲北部高铁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城市,伴随着TGV(Train a Grande Vitesse)线路的修建,火车站周边开发了“欧洲里尔”大型综合体项目实现城市成功转型。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欧洲各国之间的物资运输主要依托公路与航空。Traina Grande Vitesse(超高速铁路)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这一状况;同时在欧盟扩大并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法国政府决定使TGV与欧洲高速网更好地衔接,进一步向国际化发展。法国里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成为了欧洲TGV的交通枢纽。在成功连接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欧洲中心城市的同时,里尔也面临着历史赋予其的发展机遇。

  里尔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随着1993年巴黎至里尔高速铁路的建成,里尔成为一个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城市,并围绕高速铁路车站建设欧洲里尔(Lille Europe)工程,实现了成功的转型。

  “欧洲里尔”的建成,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把握高铁带来的便捷人流、物流、资讯等有利条件,实现能城市能级转变的典型,并且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升级。

  欧洲里尔项目位于新老火车站之间,交通极为便捷,项目几乎涵盖了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休闲、交通等所有城市功能,投入使用以来逐步成为新的城市中心。

  该项目位于里尔旧城东北边缘,是里尔旧城和市郊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由于紧邻旧城,保持了与旧城传统商业中心的便捷联系。欧洲里尔不仅拥有TVG这一能带来大量客流的独特优势,同时强调与市区、临近区域的交通便捷性,联系周边城市的城市快速路穿越基地边缘,强化了基地的交通优势。

  里尔的建设注重了区域的形象与展示,最先配备的物流与会展功能,不仅能为传统工业的升级,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区域奠定了良好的形象。接下来依次发展商业中心,继而逐步满足商务办公的需求,最后开展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建设。注重功能的多样性与互补性,区域功能完善,设施分布合理。区域内各不同功能板块间,由共建、绿化、娱乐设施等相联系,在完善区域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各板块间的合理结合。

德国·法兰克福

  高铁与会展业双引擎发展的典型

  ICE (德国高铁)早在1980年代已经涵盖主要大城外还跨越邻近国家;法兰克福中央车站的改建规划将铁路运行系统移至地下,在火车站原有的空地上将形成138公顷的再发展空间。

  法兰克福位于欧洲中心点,中央车站成为ICE连结欧洲各国的大型国际车站,从这里伸出多条主干线路通往德国各大中城市,由此大大加强了法兰克福中央车站作为“欧洲中转站”的区域辐射能力。

  法兰克福项目规划以公共服务配套——会展中心及高铁车站改建作为双启动引擎,会展周边的服务产业链作为辅助引擎,最后派生出居住属性,区域的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会展中心与高铁车站的双驱动模式,需要政府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引导性的政策支持,需要强势的政府支撑和长时期的悉心培育(法兰克福会展中心规划进展较为缓慢),适合政府目的性非常强烈的片区开发。

  研究国际高铁区区城市案例,发现高铁的建设,在促进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展城市副中心,推动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高铁对城市的发展和功能的完善比其他交通方式更有推动作用。

  1、通过高铁站区建设,发展成为城市副中心

  以高铁建设发展形成的区域,其城市能级远远大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的城区,因此高铁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更大的拉动作用。以新干线为例,新大阪站的建成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一个功能完善的综合型商贸区域;形成了交通枢纽区、商业娱乐区、金融商贸区、公建配套区以及教育陪套区等功能区域;首先由交通枢纽区得建设,逐步形成了紧连站区的商业娱乐区、金融商贸区等功能区,而随着公建及教育配套的完善,人口大量导入,区域愈发成熟,所在的淀川河以北地区形成了新的城市副中心。

  高铁突破了城市郊区发展的瓶颈,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剂,新大阪站建设逐步推动区域产业提升与转型。大阪市政府先期在站区修建了“大阪市营地下铁、阪急千里线、新御堂筋公路、东淀川体育馆、宫原中学”等大批的基建设施,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的成熟,带动片区开发。

  高铁作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城市功能的外拓、产业的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I 激发区域价值、促进产业升级:高铁催生“新大阪”的形成和城市新形象、新名片,成为城市品牌展示高地;站点产生交通、客流等廊道经济效应,直接增大站区房地产开发对土地的需求量,带来区域房地产的价值增值;高铁导致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的集中的廊道效应,形成高度依附于站区的商贸资源,客流量与商贸资源价值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由钢铁、石化等传统工业逐步向集成电路等尖端产业的转变,最终形成逐渐形成服务型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集群。

  II 改善城市结构、推动城市扩张:围绕大阪高铁站区建设相对密集和具有混合土地利用型的新的市镇或城市的次中心区“新大阪”,对各区的功能进行发展,使城市生活、工作、商业、娱乐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得到合理的分布与完善。

  2、   区域产业转型,促成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产业服务中心

  高铁建设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和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法国里尔是较为成功的典范。

  里尔抓住了TGV为城市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在继承原有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型行业,实现了城市产业的升级。

  20世纪80年代之前,里尔是法国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亚麻工业、毛纺织、机器制造、化学、食品等工业以及矿产业是城市的主导产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TGV的建设以及英吉利海峡的通车,使得城市由一个交通节点型城市转变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型城市;里尔成为了周边小城镇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也从传统工业城市变为现代化工业城市,城市打破原有的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开始注重服务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点。TGV的高铁效应,使得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有条不紊;欧洲里尔的规划建设,带动了区域建筑业、材料业等的飞速发展;区域的商贸、物流、金融、传媒、酒店等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并迅速成为里尔市的城市副中心,实现了区域产业的升级。

  3、   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促进区域商业及商务中心迁移,形成站区商务集群

  1983年9月TGV成功运营后,证明高速铁路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交通工具。高铁系统有利地促进了法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据法国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凡是高铁线路通到的地方,商业中心和居住中心都有着显著的发展,房地产价格也迅速地上涨。两座城市或者区域间高速列车旅客人数增加7%,其经济和社会交往就会增加10%。

  TGV的建设不仅改变法国的经济面貌,也改变了法国人的生活。高铁以小时而非以里程计算旅程,拉近了大城市之间的距离,沿途城镇吸引力大增,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巴黎左岸即是一个高铁车站再开发延展城市空间的典型案例。巴黎奥斯特里茨火车站的土地闲置造成城市空间的断裂,从而使左岸地区成为城市中的孤立区域,对左岸区域的再开发是以新的城市空间来代替旧区功能,主要经验为:注重历史文脉遗存——保留奥斯特里茨火车站。在左岸的开发中,奥斯特里兹火车站仍将保留,从它延伸出去的大片铁路将被改造和重新利用,同时它们也是对工业时代的一种纪念和缅怀,其中将建设一条新的快速地铁RERC。创造双层城市空间——建设高架平台抬高地坪。在这大片铁路的上方,将建成一个新的综合功能地区,包括新的道路网、住宅区、办公楼和其他公共设施,地坪几乎被整个抬高了,形成特殊的“双层”结构,延展了城市空间。

  利用高铁项目将旧区改造成为新的城市综合区,德国法兰克福也获得了成功。法兰克福中央车站重建规划项目利用原有土地,将周边旧区腾出来建设一个新的公园以及办公与居住用房,成功地为这个城市建立了一个新的综合区。

  法兰克福中央车站项目规划在原有市区之外,又建成了一个以会展为特点的功能综合的城市区域。将中央车站规划为地下车站,从而将地面的原车站区域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分别为会展功能区、居住功能区、商业商务功能区以及核心绿脉——中央城市公园。铁路引入到地下,使得区域拥有一个长达3公里的公园,并采用非常浪漫的方式来进行两边植物的修剪,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沿着公园的周边,高密度的居住建筑与两个高层办公楼取得建筑空间上的平衡——法兰克福对此地的投资成为了其影响欧洲金融业实力的一部分。

  4、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国际会展博览中心

  法兰克福位于欧洲中心点,中央车站成为ICE连结欧洲各国的大型国际车站,而距其l公里远的法兰克福会展中心是该市重要标志,高铁与会展业的结合带动了地区经贸活动、增强了城市形象。

  法兰克福中央车站周边规划与法兰克福发展会展业相结合,获得了政府更多的支持,使车站周边商业、商务、会展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重点开发会展展馆及办公服务设施,有效促成兰克福城市会展业在世界享有盛誉。

  随着ICE 在1980年代的逐步建设,法兰克福的产业发展对高铁的延展呈现出愈来愈高的正相关度,产业的升级逐步由工业向金融业、服务业过渡,近年来会展经济与旅游业正成为的新支柱产业。目前,法兰克福是全球会展业的翘楚,不仅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展览中心,更加拥有设施齐备,集会议、住宿和展览于一体的国际顶级商贸展览中心,不仅促进了法兰克福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它的旅游业,使法兰克福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