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中国碳交易市场:自愿减排拓宽交易范围

  中国作为最大的碳资源供给国,应该建立一个国际的碳交易市场,也应该在国际碳交易里有一定话语权。

  2012年,被电影炒作成为“世界末日”,更成为时下人们危机意识的代名词。在中国碳交易刚刚起步探索的今天,2012年意味着《京都议定书》的终止,未来全球环境的共识还未能够清楚达成。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之前火热的CDM项目,由于难以拿到联合国的审批正在急速降温,许多企业开始迅速走向自愿减排的道路。日前,有消息称,发改委正在针对自愿减排制定管理办法,并已经在业内广泛征求意见,有望在下半年出台。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曾在地坛论坛上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碳资源供给国,也应该建立一个国际的碳交易市场,也应该在国际碳交易里有一定话语权。业内专家分析,自愿减排管理办法的制定,将在整个市场中达成有效的交易规则,同时也将推动市场发现中国碳交易价格。

  自愿减排拓宽交易范围

  正如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所讲的那样,在2008年环境交易所成立之初,“碳交易”这三个字还不能够被轻易提及,但是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中国最为热门的话题。中国对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的认识,正在以半年为一个维度深入下去。

  “我们环境交易所是以碳交易为主要目标与方向。”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毅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环境交易所在三个方面做了发展碳交易市场的基础工作,即发布熊猫标准、成立碳指数基金、筹备碳中和联盟。”

  2009年12月16日,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 BlueNext交易所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正式推出中国首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 V1.0版。“所谓标准都有一定的兼容性。”王毅刚认为,“熊猫标准尽管是在自愿减排体系上运作的,但是有一定的扩展性。在国家有了碳交易相关政策之后,熊猫标准可以作为整个中国碳交易的一个基础。”

  据了解,熊猫标准首先从农业、林业等带有极大外部经济性、带有生态扶贫性质的行业出发,并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向交通、建筑等节能减排、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领域拓展。

  6月6日,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全球领先的清洁技术投资基金VantagePointPartner共同发布了全球第一个中国低碳指数(ChinaLowCarbonIn鄄dex)。据了解,该指数选取35家在中国内地、香港和美国证券市场上市但是在内地运营的低碳公司作为对象,覆盖四大主题下的9个部门,如太阳能、风能、核能、水电、清洁煤、智能电网、电池、能效(包括LED)、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

  熊焰表示,中国低碳指数将成为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针,有利于促进中国低碳产业定价机制完善,架设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桥梁,促进资金技术资源向低碳领域汇聚,成为中国低碳产业发展和企业投融资的风向标。

  累积碳交易机制经验

  经济学界,“交易先于制度”这句名言广为流传,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正是这样。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设计了非常完善之后才去交易,这不可能的。”成思危指出,中国的碳市场建立过程要遵循资本市场的规律,即有了初步制度,再做交易,从交易过程当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逐步地完善制度。

  北京环境交易所除了上述两个方面探索碳交易机制的建立之外,“碳中和联盟”早已经在今年初启动。“国家需要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中国情况来制定政策。碳中和联盟同时也需要国家的强制减排政策,这样才能够让整个联盟以企业利益为根基,而不是目前以企业社会责任为根基。”王毅刚认为,只有当企业能够以利益为出发点、以市场化的理念去参与到碳交易当中,才能够真正为中国的碳交易机制建立稳固的根基。

  目前,广州环境资源交易所也已经开始了以碳中和为出发点的行动。广州环境资源交易所李正希告诉记者,为了推进珠三角节能减排,依托广州环境资源交易所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启动广州碳中和基金募集平台,发起设立公益性的广州碳中和基金,通过募集资金的运作实质性地增加广州及周边地区的森林碳汇。

  “碳中和基金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基金,第一期1000万元将推动广东首个碳中和示范园区的建设。”李正希认为,正是各大环交所大力的推动,才让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找到试验田。

  “2012年之后,中国如果与美国强制减排不挂钩的话,美国强制减排后,中国的国际压力将会很大。”王毅刚表示,“中国必须采取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来发展低碳产业,只有完善碳交易机制才能够达到社会减排的最大化。不过,碳交易机制的最终确定,将通过目前自愿减排或者排污权等交易积累经验。”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