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各项新政策推动系能源汽车实现量产

  中国汽车产业的三年规划 (2009年至2011年)政策中,国家明确了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致目标,即到2012年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能,生产汽车中将有10%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有专家预计,届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值有望达到5000亿元。

  看中这块诱人蛋糕的汽车制造厂商闻风而动,纷纷宣布量产新能源车型。但是生产企业却逐渐发现,国家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仿佛“雷声大,雨点小”。相关技术标准和路径迟迟得不到明确,使得汽车企业大多处于量产前的观望状态。

  汽车企业普遍认为,政策推力是新能源汽车顺利实现量产的先决条件。业内人士也认为,从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看,各国政府大多采取了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新能源汽车。以美国为例,对于购买插入式混合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将获得2500美元至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额度(抵扣额度根据电池系统的能量大小计算),这一法案适用于前25万辆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日本也在个人消费者购买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环保车的过程中,减免车辆购置税和重量税。

  而我国从去年起,虽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政策覆盖面仅限于公共交通领域。比如,根据2009年2月财政部公布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混合程度和燃油经济性,各类混合动力汽车得到不同幅度的购买补贴,其中混合动力汽车最高每辆可享受5万元的补贴,纯电动汽车每辆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但是这一政策的补贴对象,主要针对部分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试点领域。而对于新能源汽车量产更具有推动意义的个人购买补贴政策却迟迟未见踪影,就连国家相关部委原计划去年6月份出台的《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政策》,也未见出炉。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层面还应该从硬件建设等方面扶持相关配套产业,这也是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关键。比如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电池的生产租用、购置差价、公务用车、道路优先通行、停车场优惠等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扶持空间。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在技术水平尚有待成熟的阶段,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