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蔡惟慈:装备制造业需依托重点项目实现振兴规划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需依托钢铁、汽车等重点项目实现振兴规划。

 

随着钢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全文公布,业界对于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也充满了期待。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有望4月初公布全文。

 

记者获悉,此次出台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的背景是:行业虽然发展处于高速增长当中,但面临此次的金融危机,其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拟定的规划显示,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产业积累的矛盾凸现”,这包括,“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企业集团大而不强,基础制造水平滞后,创新产品推广受阻。”

 

对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在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基础技术的瓶颈制约突出了”,而此轮金融危机正是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的时机,“提高设备国产化,加强基础零部件自主化,以及加速技术创新”。蔡惟慈长期从事机械工业的发展战略研究,在协会中负责行业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中的组织协调工作。

 

规划显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十大领域重点项目以及钢铁业、汽车业等八大产业的重点项目发展自身。“从这里来看,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不是孤立的,企业要看到这些发展机会。”蔡惟慈解读说。

 

  至于一直以来企业不敢使用由本国企业自主研发的首台设备而制约了国产化,蔡惟慈认为,“这在用户领域是合理的担忧”,他相信,这样的担忧将会在“鼓励使用首台(套)国产设备”机制下得到融解。

 

专访最后,他提醒广大业界人士,规划及即将出台的细则不会如想象中的“面面俱到”,“每个企业则需要按照政策导向,结合企业自身主营业务的方向和长远目标去具体规划。”

 

规划的三大亮点:

 

21世纪》:我们注意到,现有的十大产业规划中,“振兴”之前都有“调整”。你怎么看规划中的“调整”?

 

蔡惟慈:“调整”和“振兴”不能分开,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振兴。

 

我个人觉得,现在的规划是2006年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下称“八号文件”)的精神继承,同时根据该行业近两三年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政策层面做了一种相应转变调整。

 

比如说,基础技术的瓶颈制约突出了。原来是因为“生产量小,基础件不能做”受到约束,这与“生产量大,基础件做不出来”时受到的约束是不一样的。现在主机快速发展了,零部件却不能适应需求,这个矛盾越来越尖锐,这是一个非常需要予以重视的着力点。

 

21世纪》:你认为,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中的亮点在哪里?

 

蔡惟慈:加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部件、基础原器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这个是主机和整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振兴的深入化过程中提出的要求,这会是第一个亮点。

 

亮点二,规划很明确地提出,要依托重点工程来推进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国家近期在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我们要关注的是,在“4万亿”投资中,各行业、各项目所需购买的设备,是否能够拉动装备制造业市场需求的增长。八号文件中也提出过,把依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作为促进我们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依托。所以说,这是对八号文件的继承,也是在应对经济危机下,我国在促进内需和处理好装备制造业振兴之间的协调关系。

 

  第三个亮点,我认为这次强调了结构调整的问题。结构调整和优化是产业进程当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就像刚才说的加强基础件建设,也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一点。

 

  结构调整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包括装备制造企业海外收购,可以看成是与外国企业合作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阶段。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国是以引进先进设备为主,那么随着产业发展,对外开放深化,我们要利用的国外资源,不只是市场资源,还包括技术、人才资源。

 

  “首台购买补贴”不是贸易保护

 

  《21世纪》:具体来说,装备制造业规划中特别强调了振兴“城市交通轨道、特高压输电设备、煤矿设备、天然气输送、高效清洁能源等领域”,这其中主要是围绕能源这个主题。这可以看作是“依托重点工程推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体现么?

 

  蔡惟慈:实际上啊,不要太着意于(规划提出)哪些重点领域。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特点就是门类非常庞杂,(规划提出这些领域)只是表示了一个政策倾向——针对重点用户、领域的重大装备的市场需求。

 

  整个调整振兴规划都是根据国民经济现阶段发展需求比较旺盛、重点工程比较多的领域展开的。我的理解是,绝对不可能有一个文件(包括下一步出台的细则)能够把所有要振兴的装备制造领域、产品都准确无误地指出来。

 

  另外,装备制造业要与其他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联系在一起看。我发现,其他产业规划中已经涵盖了装备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像冶金行业,就涉及了矿山方面的装备;轻工行业,就牵扯到轻工制造装备。

 

  装备制造业的调整振兴不是自我发展,它是要瞄着国内外的,尤其是国内的重点建设领域,急国家之所急,急用户之所急,满足市场的要求。这些点出来的,是目前比较明确、需求比较迫切的工程和产业。没有点出来、没有明确的就不在鼓励之列?不是那个意思。

 

  只要是国家各行各业技术升级和发展所需要的,都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的任务所在。

 

  

[DividePage:NextPage]

  《21世纪》:规划里有个“国产首台(套)装备的购买补贴机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机制?

 

  蔡惟慈:这是针对国内首台(套)装备在用户领域中合理的担忧提出来的。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讲,我们呼吁我们的用户使用国内制造的创新的首台(套)装备,但从用户角度来讲,他们会担心这个装备是不是可靠,买回去之后能否正常地形成生产能力,如果我是用户,我也会有这种担心。

 

  问题是,从国家的层面来讲,怎样把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和用户合理的担心都同时解决?这个政策就是针对它的。制造者和国家都为首台(套)装备进入市场提供一些支持,减轻单独由用户承担的风险,这样会加快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

 

  《21世纪》:这会不会被误解为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蔡惟慈:首先,这是我们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举措,而且这个和美国的“买美国货”是有本质区别的,和贸易保护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是借鉴了韩国、日本的发展经验,在他们发展国内装备制造业中,也都有这样的一些要求,国家也给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重组:国家指导,尊重市场

 

  《21世纪》:规划中鼓励企业重组,国家对重组会有像钢铁业那样明确的要求和名单吗?

 

  蔡惟慈:(重组)不是为了做一个“大”企业而重组,而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增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是个“1+12的过程。

 

  关于重组,规划本身强调了政策导向,同时也注重市场的优化配置。随着我们产业升级、国际参与度的提高,我们的重组,包括国内企业之间的重组,也包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了。

 

  《21世纪》:据我了解,在国外的所谓的中长期计划,他们会把自己具有优势的一些行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比如说,国家希望本国的风机制造居世界领先地位,那么在政策上就会对此有所体现。有一些企业家认为,这次的振兴规划比较宏观,有些地方还是没有落实到操作层面,后续出台的细则会解决这个问题么?

 

  蔡惟慈:规划只是宏观意义的表达,它代替不了行业深层次计划,和企业内部的操作。每个企业要按照政策导向,结合企业自身主营业务的方向和长远目标去具体规划。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