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新能源车:核心技术待突破 行业标准需统一

  在汽车产业新能源车也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也有业内专家不客气地指出,受电池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制约,新能源车在某种程度上像是在炒作,甚至更像是一场车企的赌注。不成熟的技术、不统一的标准和遥遥无期的市场接受度,让这块市场充满太多的未知数。因此,尽管政策利好消息不断,但走入家庭依然不现实。

中央地方齐关注 新车不断产出来

  在我国,近年来的两会议题及提案中,发展新能源汽车均是焦点。前不久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表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将根据节油的多少来确定,个人主要限定在购买新能源轿车,最高补贴大概5万元至6万元,最少可能只补不到1万元。紧接着,一些地方纷纷响应,甚至提出了中央补多少地方也补多少的诱人规定。

  上海市政府前不久公布了《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积极支持公交、出租、环卫、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单位申请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

  深圳推出了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政策,其中包括出资20亿元资金用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另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用户还将给予5万元的补贴。

  据悉,北京市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设施今年上半年也会建设起来,北京的部分小区和加油站将可以为电动车充电。

  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热情不断升温,新车型纷纷登台亮相。

  上海汽车、比亚迪、福田汽车、安凯客车等对新能源汽车表现得相当积极:福田汽车已经开发欧V新能源客车,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赵景光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比亚迪开发并生产出的电动汽车早在前两年就宣布上市;上海汽车则全线布局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链,从动力电池系统、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至生产新能源整车;安徽则拟将安凯客车打造成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企业……

  人们不难发现,这其中表现最为活跃的大都是自主品牌。如比亚迪、奇瑞、长安、长城等,而且这些企业今年均有电动车准备上市。比亚迪汽车在继F3DM双模电动车之后,准备向市场推出第二款电动车产品;长安将在今年推出奔奔mini纯电动车,售价在8万元至10万元左右;奇瑞将在今年推出S18、QQ两款纯电动汽车,其中QQ纯电动车的价格可能低至5万元左右。

核心技术待突破 行业标准需统一

  针对火热的市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说:“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热情高涨,但大多数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更多的还是在造势,吸引眼球。”

  专家认为,最核心技术问题仍有待解决,新能源车的基建配套、行业标准尚缺乏统一化,消费者的购车理念需要转变。如建充电网必须要国家电网的配合,在新能源车的标准上企业之间更是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技术路线难以统一。这些都制约着新能源车的研发及推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近日表示,在进行的新能源汽车小规模试点运行中,已经暴露出电池技术的一些问题。他表示,对于大规模商业化而言,电池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成熟完善。另有技术专家称,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在电池电力驱动系统效率、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快速充电材料、大规模生产工艺设计、电池使用寿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均与国外有差距,部分关键零部件技术未获突破,仍然依赖进口,成本控制待加强。

  罗兰贝格公司认为,电动车全面推向市场前仍需解决行业标准问题。因此,2010年,对于自主创新之路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能否在节能减排的潮流中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也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

进入家庭有困难 企业还要修内功

  有人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让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这无疑是让消费者充当一次“试验品”,来检验新能源车技术的成熟度。另外,目前中国消费者对买新能源车兴趣并不大。

  近日在车市随机采访了几位准备购车的消费者,绝大部分是仅有兴趣但并没有要买的打算。如此看来,现在的消费者已很理性,他们大都会考虑买车后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电动车的充电问题、质量问题以及维修服务等。

  亚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动车能否被市场接受关键还在电池技术上,电池体积要小、储电能力要强、使用要方便,个人购车后不用考虑如何充电、到哪儿充电等问题。此外,即使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助,但对于电动车来说,定期需要更换的电池费用不菲,这也是制约电动车消费的重要环节。

  也许正因如此,专家认为,新能源车的推广难度很大,推广不能光依靠国家政策,主要还在企业及相关设施的配套完善。专家预计,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接受能力的提高,电动车走进家庭至少需要四五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则建议,在目前国家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标准尚未确立的情况下,不应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

  中汽协秘书长董扬指出,新能源车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研究生产工艺,用成熟的工艺保证质量,用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然后再批量推广使用。

  不过,可喜的是,一些车企确实是在很努力地做着这些事。比亚迪及很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不同程度表示,他们正加大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努力突破新能源车发展中的各种瓶颈,他们非常明白,真正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是要靠自身的实力。谁能更快地修炼好“内功”,较快地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份额。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