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吉利收购沃尔沃 “革命”道路还很长

吉利收购沃尔沃,可谓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收购的大手笔,也几乎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满堂喝彩。比利时首相莱特姆甚至将此次收购称为全球化的典范。但是,吉利远未到庆功的时候,“革命”道路还很长。

 

远的不说,六年前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失败一事,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的标准反面教材,数十亿投资打了水漂倒在其次,业界同仁的郁闷很长时间都缓不过劲来。

 

很多人都在希望,素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的李书福,能够一扫上汽并购双龙案的晦气,干出点活脱亮堂的精气神来。但是,吉利的全球化之路才刚刚开始,道阻且长。

 

先从技术上来说,沃尔沃这一品牌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高技术含量为世人共睹,这是李书福对沃尔沃志在必得的重要原因。但是,技术光买来是不够的,蛇吞象的同时也给带来消化上的麻烦。如何尽快吸收并最终掌握沃尔沃的核心技术,此乃吉利面临的挑战之一。

 

其次,吉利可能遭遇财务风险。整个并购项目需要资金27亿美元,其中一半左右来自海外的融资。经济学家马光远为吉利算了一笔账,要使目前尚处于亏损状态的沃尔沃扭亏为盈,吉利还需要投入16亿到20亿美元流动资金。应用经济学博士乔梁不无担忧地对吉利的财务链条表示了忧虑:收购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希望吉利自己能解决资金问题,而不是把这种融资风险转嫁给地方。

 

再次,吉利的汽车文化和管理体系与沃尔沃存在差异。吉利的汽车文化与沃尔沃的汽车文化俨然不同,一个散发着农村青年气息,另一个则保留着欧洲豪华名车的高贵血统,二者的不同基因将会影响优良混血儿的顺产。戴姆勒总裁蔡澈在回顾和克莱斯勒10年合作经验时曾说,车型和技术上的融合其实非常容易,但文化上的巨大隔阂是阻止双方走得更近的关键。

 

在管理上,沃尔沃是一个拥有80多年历史的老牌汽车品牌,是一个本身就很成熟的企业,与吉利在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上都有相当大的不同。今天的吉利员工尽管来自几十个国家,包含不同国籍和不同宗教信仰,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与沃尔沃合并得严丝合缝。毕竟,文化各有各的特点,差异也各有各的不同。吉利打算借鉴并购澳大利亚D SI公司的经验,寻找出一种好的管理方式,但这也有待时间的考验。

 

最后,是如何处理好与各国政府及工会关系问题。暂且不论吉利的整个收购行动尚需获得美国、中国、瑞典和欧盟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完成收购之后如何处理与外国政府的关系、特别是工会的关系,还是个难题。同时,在评估海外的政治经济风险方面,也尚需做很多功课。

 

所以,对吉利,我们还是应该给予更多的期待和鼓励,而不是盲目的喝彩。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