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LED投资现过热苗头 或在今年行业洗牌

  LED产业投资已经出现过热苗头,行业洗牌或在今年。  

  ■1月12日,三安光电公告120亿元投资芜湖LED产业基地。

  ■1月16日,总投资额245亿元的TCL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项目正式开工。

  ■2月1日,芜湖市政府与德豪润达光电有限公司签约,总投资达60亿元,开建LED光电产业基地。

  ■  台湾奇美电子,到2010年其在广东南海的总投资将超过20亿美元,年产液晶电视整机超过1500万台,总产值将超千亿元。

  2月4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彭俊彪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LED技术在照明等领域广泛应用,LED产业也在中国快速走热,但很多企业在技术上缺乏竞争力,预期利润不高,大量的资本进入这个市场势必造成利润摊薄,引起无序竞争。

  多位业内专家也表示,LED产业已现过热苗头,需警惕产能过剩问题;另外国外巨头的强势进入,国内厂商在新一轮竞争中应加快技术开发和专利保护。

  或透支未来3~5年产能

  2月2日,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其中光电产业基地占据3席,LED产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与此同时,LED初始投资1亿元就可建厂的低门槛,刺激各地争先恐后上马LED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仅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纷纷上马LED项目总投资预算已超过200亿元。

  2009年,国内LED企业纷纷宣布融资扩大生产。

  除增资扩产外,上市融资也成为LED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据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国星光电(以下简称国星光电)此前曾对媒体透露,目前该公司已提交中小板上市申请,等待证监会审核。

  LED发展的资金饥渴也吸引了民间投资纷至沓来。据统计,2009年民间资本积极介入LED产业,投资规模增长迅速,投资领域涉及整个产业链。近年来风险投资针对国内企业投资超过15亿元。

  据专家分析,从目前开工建设和计划建设项目统计来看,LED的产能至少透支未来三到五年的产能和市场。大量LED项目建成后将造成我国LED产业不集中、产能过剩、市场无序竞争、人才缺乏等问题。

  国内企业或面临被购风险

  “国内LED企业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国外巨头从去年开始抢滩中国,CREE宣布惠州投建芯片厂、旭明南海组建芯片厂、晶元大连组建芯片厂。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LED外延及芯片企业62家,LED封装企业1000多家,LED应用类企业接近2000家。然而,我国LED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低、核心竞争力缺乏等问题。随着国际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将面临被并购或直接被淘汰的风险。

  广东省LED产业联盟主席李旭亮表示,我国目前LED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和引导,由此产生市场竞争难以有序开展、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质量难以有效提升等问题,已经对国内LED产业发展构成极大障碍。

  国内LED厂商林立,但作为LED芯片的生长工具MOCVD设备技术,基本被德国AIXTRON公司和美国VEECO公司两强垄断,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加起来超过92%。LED厂商的哄抢将使这两公司可能提价,若LED产能日益饱和,LED厂商的毛利率将下降,国内中小LED厂商的日子将难以为继。

  专家:做高端才有前途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日前联合发布  《平板显示器产业专利态势分析报告》和《LED产业专利态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LED应用的相关专利国家中,日本占全球的27.9%,我国仅占9.34%。

  李旭亮曾用  “六少”形容中国LED行业“短板”:研发投入少、科研人员少、知识产权少、承建工程少、售后服务少、市场经验少。


  近年来,中国LED的专利数量上升得很快,外国持有人的LED专利在数量也上升得很快,中国LED持有人的LED专利技术构成粗放,基本集中在LED封装及LED应用等利润较低的中下游产业。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专利数量较少,大部分被外国掌握,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专利诉讼将不断增多,国内LED产业发展势必受到专利牵制。

  国星光电董事长王垚浩表示,“中国产品向LED产业链高端攀升,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彭俊彪也认为,国家应正确引导产业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差异化特色。“要做就要做高端技术、高端产品,这个很重要。”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