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记录仪的发展三阶段
小长图无纸记录仪演变过程
记录仪的发展有几十年的历史,作为重要的数据记录仪表,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现场,尤其是在过程控制领域。它是自动化仪表中十分常用的二次仪表,是记录数据、保存数据极其有效的工具。
纵观记录仪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的机械模拟仪表、第一代无纸记录仪和基于虚拟技术的网络化多功能无纸记录仪。
1995年以前,使用的基本上是机械式有笔有纸记录仪,它通过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绘制曲线,从而达到记录并保存数据的目的。由于其笔头伺服系统复杂,机械式活动部件多,故可靠性较差。同时机械式记录仪存在显示方式单一(曲线记录),后续数据处理困难,长期运行费用高(需定期更换记录纸和墨水)等固有缺陷。
1992年,国际仪器仪表展览会在京举行,英国P&G、德国B&H公司分别展示了全新理念的无纸记录仪,国内学科性公司敏锐的意识到这一重大市场机遇,于是进行了仿制开发。1996年,浙大中控率先向市场推出了JL20系列无纸记录仪,无纸记录仪采用微处理器、液晶显示屏和半导体存储器,彻底克服了机械式记录仪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无纸记录仪取代机械式记录仪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在随后的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无纸记录仪市场上国货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国内外产品大致处于同一技术水平。虽然Honeywell、YOKOGAWA等国外公司的产品工艺较国货精致,精度±1.5‰比国货的±2.0‰要好一些,但是4倍以上的价格却让用户望而却步。迄今为止国内记录仪生产厂家多达三十余家,其中浙大中控、沈阳兰申、杭州盘古 厦门科昊的规模最大。这四家的年销量占了国内同类产品总销量的90%左右。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在的记录仪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提高的结果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三个阶段——基于虚拟技术的网络化多功能无纸记录仪,呈现如下技术特点:
l 显示器件:彩色的大屏幕液晶屏取代单色小屏幕液晶屏;
l 显示技术:多种测量显示方式——曲线、棒图、数字、流程图;
l I/O通道:万能输入模块取代定制输入模块,并且广泛采用了点点隔离技术;
l 测量技术:VF测量取代AD测量(基于低成本考虑);
l 网络技术:联网工作模式取代单机运行模式;
l 存储介质:大容量FLASH电子盘取代磁盘;
l 虚拟技术:虚拟仪表技术在无纸记录仪上的广泛应用——虚拟通道;
l 多功能:数据测量、流量积算、控制功能的合理集成;
无纸记录仪技术指标:
显示器 |
JH-HR7000AR八通道彩色无纸记录仪: 进口 5.7英寸320x240点阵彩色图形液晶显示屏,亮度为200cd/m 2 , CCFL背光 XME7000BR八通道真彩无纸记录仪、 XME7000CR十二通道真彩无纸记录仪:进口5.7英寸320x240点阵真彩TFT图形液晶显示屏,亮度为 350cd/m 2 , CCFL背光,无视角 |
基本误差 |
± 0.2%F.S ±1个字 |
输入规格 |
全隔离万能输入: 1~8通道信号输入(XME7000CR型为12路),通道间全隔离。 |
输出规格 |
传感器配电: DC24V 八路可组态继电器触点输出,触点容量为 3A、250VAC(阻性负载) 报警输出:上上限、上限、下限、下下限 |
补偿运算 ( AR型) |
蒸汽 ......... 根据GB2624-92蒸汽密度测量过热蒸汽的质量流量。 一般气体 .. 温度、压力补偿测量标准体积流量。 天然气 ..... 温度、压力补偿测量标准体积流量。 液体 ......... 温度补偿测量标准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 |
补偿范围 ( AR型) |
蒸汽 : 压力 0.1-2.6Mpa 温度 100-500℃ 密度 0.1-100Kg/m3 比焓 2508-3224KJ/Kg 一般气体: 压力 0-60Mpa 温度 -100-500℃ 液体:温度 -100-500℃ |
记录时间 |
用 FLASH MEMORY保存设置参数和历史数据,断电后数据可永久保存。采用硬件时钟,掉电后也能 准确运行。 |
累积范围 |
0 ~ 99999999 |
通讯、打印 |
通讯接口: RS232C或RS485 波特率: 1200、2400、9600、57600 打印接口: RS232C直接连接微型打印机 |
数据备份和转存 |
16M ~ 256M CF卡可选(64M CF卡备份时间<30秒,可以备份51台仪表内部FLASH存储器的历史 数据,或将1台仪表的记录时间延长50倍);有自动循环、自动单向和手动转存三种方式。 |
热电偶冷补误差 |
± 1℃ |
断电保护 |
用 FLASH MEMORY保存设置参数和历史数据,断电后数据可永久保存。采用硬件时钟,掉电后也能 准确运行。 |
电 源 |
开关电源 :100 ~ 240VAC(50Hz/60Hz) |
环境温度 |
0-50℃ |
环境湿度 |
0-85%RH |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