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当前汽车市场存在问题呼吁后市场发展迅猛整合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分布正逐渐转向售后服务,“卖车没有修车挣钱多”正成为诸多汽车经销商的共识,汽车后市场的广阔前景正备受国内外瞩目。9月22日至24日,来自国内外的2000多家汽车零部件厂商汇聚郑州,参加第66届郑州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再次印证了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受关注度。

当前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面对的主要长短期问题

    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较快增长周期,但行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长期和短期的问题需要解决。短期问题方面,主要是伴随近两年行业效益的大幅度上升,汽车产能扩张的冲动重新抬头,这将加剧行业潜在产能过剩风险,不利于汽车市场的稳定。其次,伴随着汽车出口的大幅增加,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不严,引起了海外市场对中国汽车的质疑,2007年以来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频频遭遇碰撞门事件,出口秩序亟待规范引导。

    长期问题方面,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后,虽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但在核心技术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竞争力仍主要停留在中低档小排量汽车领域,这使得自主品牌企业在这一轮市场需求由经济型小排量汽车向中高级车升级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增长下滑,因此,自主品牌企业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研发,加快技术和产品升级,大幅提高产品竞争档次,但是,目前不少企业遇到了资金匮乏的问题,缺少资金成为钳制汽车研发技术升级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对于毫无“外援”的自主品牌而言,表面上销量增速很快,但由于技术含量低,单车利润十分微薄,难以支撑整车研发的巨额支出,而不实现技术升级只能停留在市场的底层,这已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链条上一个明显的恶性循环。

(二)对策建议

    针对发展中遇到的潜在产能过剩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和汽车生产企业进一步落实2006年年底发改委下发的《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把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当前发展和调整的主线,注重依靠市场机制,推动联合和兼并重组。针对出口质量问题,目前已引起了商务部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正在酝酿着一次新的出口秩序规划和调整,新的管理规定将在2007年3月1日颁布的《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基础之上,制定更加严格的出口管理规定,在出口资质以及出口产品等方面都将进行相关的调整。目前,新的管理规定还没有最终出台,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出口门槛的设定需要多方面调查研究,尽量做到既能刺激出口,又能有效防止质量不好的汽车产品“过关”。

    提高自主品牌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解决其资金匮乏问题,促进自主品牌企业在现有的主流汽车制造技术体系内实现赶超,国家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疏通渠道,加快符合条件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上市步伐或进行再融资,拓展融资渠道。同时,对部分有较强技术研发潜力的汽车企业和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贴息贷款,进行适当扶持。

    另一方面,国家应该着手出台政策,引导并扶持自主品牌企业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发。面对能源稀缺的现实,新能源技术和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将成为未来汽车厂商取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武器。我国汽车业属于后发型,虽然在汽车传统发动机技术方面落后于跨国公司,但是在国际新能源汽车研究方面,国内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差并不远。这就需要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对自主品牌企业以及国内汽车相关科研机构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引导,以避免再次错失良机。目前我国上汽、奇瑞、吉利、东风、长安、江淮、比亚迪等多家汽车企业都在采取行动,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所作为,采取的技术路线各种各样,比如有的采用小批量燃料电池车技术,有的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等,而国际汽车界比较公认的未来汽车最为理想的驱动力是氢燃料电池车。目前,我国在发展电动车还是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替代性能源这一问题上,相关部门还未达成共识,以致造成“百花齐放”的技术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一定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形成合力有重点地加以发展,以抢占汽车行业未来的技术制高点。因此,国家应加快对国内繁多的新能源技术的考评进度,找出发展前景相对较好,且契合我国能源资源结构特点的技术加以重点推进和扶持,并明确指出重点的技术方向、技术发展路线以及支撑规划的技术政策。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本次汽配会除了吸引了众多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家如中山巨力、上海匡立、广州东凡、福建新希望、浙江正泰零部件公司、北京元业隆、隆达汽车变速箱等外,德国舍弗勒集团、博世、德尔福等国际知名汽配企业积极加入展览阵容,说明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加大了在中国本土市场的推广力度。

    事实上,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和汽车保有量近几年的迅速增长,国内汽车零配件市场也随之呈现出了巨大消费潜力。一组数据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从2001年以来,我国汽车配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出现了几次增长高峰,分别出现在2002年、2006年、2007年。2002年我国汽车配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334.2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45.73%;2006年我国汽车配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240.02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30.47%;2007年我国汽车配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566.54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44.40%。2008年我国汽车配件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9000亿元。

    我省的汽车后市场发展同样表现不俗。展会当晚,作为东道主的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在郑州举行了“中国汽车服务业精英联谊会暨欢迎酒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参展商代表共商发展大计。记者从会上获知,随着我省汽车保有量的剧增,汽车后市场的潜力同样正在逐渐爆发出来,目前已经形成了“郑州汽配大世界”、“郑州汽配城”等四个大型市场,全省有汽车配件、用品后市场商户近3万家,年产值逾200亿元。同时,形成了以河南省大众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一批亿元企业,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多达数百家,河南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引起了全国各大汽车配件、用品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此次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之所以能在郑州召开,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省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前景。”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贡敏告诉记者。

    零部件行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离不开汽车配件流通环节。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建立合适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模式才能够有助于形成零部件行业的良性竞争,激励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尽管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迅速,但目前这一市场还很不成熟,尤其是在零部件的流通环节。

    “类似这样的全国汽车配件展,主要是针对行业内部的专业人士,是汽车配件厂家和汽车配件采购商之间的贸易洽谈会,普通车主基本上是不关心这样的展会,即便是来观展也大多看不懂。相比国外成熟市场而言,由于国内车主在维修中自己买配件来修车的比例很低,绝大多数车主对汽车配件基本无品牌概念,因此车主直接通过汽车配件经销商购买部件的比例很低。”以较强阵容参展本次汽配展的贰仟家一站式汽车服务连锁总经理蔡桐才表示,在国内零配件大都是由零配件供应商发出,经过零配件流通商至车辆维修商才最终到达车主。

    河南省汽车流通服务协会的调查显示,目前汽车零配件流通环节还比较混乱,主要存在三种业态:大型零配件批发商、中小汽配经销商、特约维修站等。

    其中,只有特约维修站是通过汽车品牌厂家封闭或准封闭式的供货渠道进货,并直接在车辆维修、养护过程中将配件销售至终端车主的。

    大型零配件批发商上游采购对象通常为汽车配件厂家,其通过大规模采购向下分销给中小型经销商,但是批发商的数量相对而言仍是少数,尚未形成大型连锁体系。国外大资本机构和大品牌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开始进军这一市场,并正在组建大型的综合汽车配件超市。

    河南省汽车流通服务协会会长、河南省大众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钦旺向记者透露,目前,我省正在紧锣密鼓地组建一个以现代化管理为保障、以汽修厂为终端客户市场、以直接配送为服务方式的大型综合汽配连锁企业,2010年上半年将成形运作。这种新的经营操作模式可为汽修厂提供零库存、实现网上订货结算、更快捷地提供质优价廉的汽车零配件和用品等服务。

    目前国内最重要的汽配流通业态是大量中小型配件经销商集中于大中型汽配城的模式。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外部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该业态的种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由于国内汽配领域供货渠道混乱,售后服务以及产品质量缺乏保证等问题,该类经销商的获利能力正在迅速下降。随着整体获利能力的下降,汽配城内部经销商之间整合的趋势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显现,现有中小级别经销商或者成为大型经销商的分销附庸或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生存权。”卢钦旺认为。

(国际金属加工网编辑 赵照)


 


 

(赵照)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