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新能源车的政策与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传统汽车产品最核心的部件、汽车的“心脏”——内燃机,将逐渐被电池、电机、超级电容、燃料电池等电子电力部件所替代。但近20年,内燃机汽车仍占主导地位。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发展,代表作为集机械时代大成的工业产品——汽车,即将迈入崭新的电力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站在一条全新的起跑线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热点,动力从混合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到燃料电池,车型从轿车、SUV到客车,新能源车型已经逐渐齐全,产能也在不断扩大,但如何破解目前市场规模偏小的“冷”局面,成为产业发展当务之急。

政策是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制高点”,其产业发展将带来例如交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城市空气污染减少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际经验证明,国家政策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启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其他汽车生产大国的竞争,中国政府也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中国政府在2000年就开始依托“十五”“863”计划电动车重大专项,对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从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多个角度展开研发,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自2004年起,在国家的长远规划和能源政策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被多次强调。2007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鼓励力度不断增大,可操作性不断增强,针对产业扶持到市场推动制定了相关政策,包括准入管理、补贴政策、研发资金、示范工程等措施。在2009年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通知》中,提出对公共交通领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进行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年3月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新能源汽车成为规划的热点,并计划在2011年底形成50万辆的产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同年5月6日国务院决定以贴息贷款的方式安排200亿元资金支持汽车产业的技改,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

  同时,北京、吉林、上海、重庆、广州、安徽、武汉等省市,也纷纷制定了本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鼓励政策,包括建立产业联盟、消费补贴、建立研发专项资金等措施,各级政府鼓励政策的颁布大大加速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的进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

  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由四大环节组成,即上游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和售后增值服务。其中关键零部件中的驱动电机、动力管理控制单元和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区别,整车制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品实现的核心环节,而电力供应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及电动汽车大量普及的基础。

  从动力电池来看,目前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国内主要的动力电池企业有:大连恒田、湖南神舟、辽源锂源、苏州星恒、比亚迪、北大先行、江苏春兰集团、新能源科技(ATL)、咸阳威力克、比克、中炬喜莱、万向电动车、天津力神、万向电动汽车以及中信国安盟固利等。国内燃料电池的主要生产厂商是新源动力、神力科技,为上汽的燃料电池汽车进行配套,由于燃料电池对技术要求很高,而且经济效益不明显,该领域竞争者少,竞争不明显。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成

  从驱动电机领域来看,本土厂商竞争力较强,只是在高端产品上和国际有所差距。目前国内从事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厂商(包括外资)有:宁波韵升、南车时代电气、上海大郡自动化系统、上海电驱动、北京中纺锐力、北京中科易能、江苏微特利电机、四川东风电机、精进电动等。

  从动力管理系统来看,目前和国外厂商相比差距较大。动力控制系统的开发技术非常复杂,设计硬件、软件、控制策略等方面,和车辆的匹配相关联。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如万向、安乃达以及东风、一汽等整车厂商都在加强该领域的研发投入。

  从整车制造来看,本土厂商在商用车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倾向性补贴,使得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区域垄断的现象。由于零部件依赖于进口,新能源商用车开发门槛较低,本土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北汽福田、东风电动、金龙客车等企业处于领先地位,一些小型汽车厂商也占有一席之地,竞争程度较强。而在乘用车市场中合资企业依托车型和技术比较成熟等优势处于领先地位,但国内汽车企业如一汽、比亚迪、奇瑞等企业和国外仍有一定的技术差距。

  从电力供应来看,目前商业模式未成熟,竞争格局尚不明朗。目前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仍处于初级概念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因此电网公司的关注度不高。虽然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经纷纷开始布局试点,但在短期内,整车厂商仍是主要的基础设施推动力量,公交领域仍是专用设施(如充电站、蓄电池更换站)的应用重点。

产业发展仍欠市场“东风”

  汽车厂商高度热情并没有感染到消费者,目前,新能源汽车仍处在示范运行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很小。2008年,随着君越和思域混合动力乘用车的上市,以及雷克萨斯等进口混合动力车热销的推动以及在奥运会新能源汽车示范等重大活动的拉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速,达到0.39万辆,但是与2008年中国938万辆汽车销售量相比,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微不足道。

  从200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来看,在政府示范工程的推动下,公交领域和公务用车市场销售额增长迅速,同比增速达到214.3%。

2006-200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与增长

  首先,这是由于新能源客车车型很多,占新能源已准入车型的72.7%,市场选择余地很大。同时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工况下节油较为明显,经常工作在城市工况下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最适合的应用市场。其次,国家的积极推广也将对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起到助推作用。目前国家在公共交通领域通过示范项目推广,北京奥运会示范项目中的新能源车几乎都使用在了公共交通领域,并且运行非常成功,示范项目的成功加快了新能源客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兴起和普及。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的应用,将得到国家的财政补助,使得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补助政策的受惠领域更广,符合国家补贴政策制定的初衷。随着国家对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的落实,未来几年,公交市场将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

私人消费市场发展仍需政策推动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平均每个车型销售都不到千辆,私人消费市场发展速度不如人意,而要达到《汽车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提到的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的目标,仅靠公共交通领域是远远不够的。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增量空间巨大,但其发展仍然面临层层阻碍。目前障碍主要在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售价相对较高、鼓励政策尚不完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展开,这加重了大众消费者的观望态度。其中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渐进过程,对“价格敏感”消费者占主体地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潜在消费人群来说,市场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汽车价格的降低和补贴政策的完善带来的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的降低。

  近期,国内和国外汽车厂商纷纷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控制力度,希望以价格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2009年初本田insightHEV针对丰田Puris的189万日元定价,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竞争将越演愈烈,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价格将逐渐接近传统汽车,对于私人消费市场的启动来说形成利好。

  虽然目前国家目前对鼓励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还持较为保守态度,但是地方政府如重庆、广州等地已经纷纷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私人消费。从表1中可以看出,购车补贴、购置税减免等政策对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置和使用成本有着很好的作用,可以看出不少车辆补贴后的价格已经低于常规汽车的价格。未来个人购车补贴政策的推出和落实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起到巨大的撬动作用,从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