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

  在2009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展零部件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认为发表了一些看法,从三个角度跟大家做交流,第一部分谈一下中国零部件发展的成就;第二部分谈一下不足,第三部分谈一下对于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发展的成就可以总结成四个方面: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出口迅速增长、零部件企业创新活动踊跃、关键零部件基本都实现了本土化生产,我们一个个来看一下,先看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这是至去年年底11月份的数据,左边的数据是零部件产业的销售收入,一共7000多家企业,前年是7481亿人民币,去年1至10月份是8300多亿,全年应该接近9000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也很快,每年都在20%几接近30%的增长速度。

  零部件产业的利润,去年1至11月份是538.8亿,利润增长状况比较好,由200多亿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亿将近600多亿的利润,汽车工业增加值合起来占到07年GDP的1.9%,零部件在GDP中占到0.8%,将近一半。我们零部件产业的销售收入,按07年的算法排在第四位,按现在来算肯定是第三位,超过了德国,在美国、日本之后。

  二是出口迅速增长,蓝色这条线是出口绝对额,下面的是进口额,大概从04年开始,零部件出口就大于进口了,现在出口和进口的差距越来越大,零部件出口占全球总出口量的10%以上,而且我们的增长速度比其他国家高很多,06年就占到全球出口的11.5%,这里面有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出口,也有外资和中外合资的,现在我们的出口量占全球第四位,07年中国的出口是295亿美元,增长率非常快,30%几,不管是在国内的地位,还是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发展。

  三是创新活动踊跃,这是我们去年对五百强企业做的调查,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到整个调查企业的80.4%,回问卷的样本是300多个,无创新活动的19.6%,绝大部分企业都有创新活动,创新活动总费用是60多亿人民币,增长比较快,06年比05年增长了60%几,07年比06年增长20%几,国内申请汽车专利的数量也在大幅度增长,07年一共20000多个汽车专利被申请。

  第四个成就,关键零部件基本实现本土化生产,左边这张图是安全气囊的,按06年的数字计算,有79%是国产,21%是进口,安全气囊的组装总数来讲,79%已经国产了;ABS国产的占70%,进口的占30%,这些都是汽车里高附加值的产品,基本本土化了,这是我们的几个成就。

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不足

  再来看看我们的不足,总结一下,一是规模比较小、实力弱;二是处在国际分工中最低端;三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

  来看规模小、实力弱,这是我们的总体分布,下面这部分是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下企业占的比重,国有企业81%的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下,1亿到5亿的占到17%,5亿元以上占的比重就非常少了,民营企业占的比重更低一些,89%是在1亿元以下,外资的相对大一些,1亿元以下占到61%,5到10亿的占到7%。总得来讲,我们的规模比较小。

  这是按地区来看的,基本有几个大的地区,浙江是比较大的,但浙江省的温州、台州、宁波这几个地方零部件企业的平均产值在3000多万到5000万之间,横向代表了企业的数量,温州、台州、宁波的企业数量都很多,但平均每一个企业的产值还不到5000万,杭州是因为有万向在里面,如果把万向拿掉,平均产值也在5000万以下,整个规模比较小。平均来讲,长春这块稍微大一点,也就2个亿,这是我们的数量。

  国内前十名企业的销售收入(07年数据),最大的是潍柴,是发动机企业,万向是408.5,但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其实不是真正的零部件,但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时把它统计进去了,这也是排在第十的,总体上都是各种零部件组合起来的。来看国际上的,电装07年销售收入375亿美元,博世是340亿,麦格纳是256亿,这些都是比较大的。右边是按美元的,左边是按人民币的,里面有一个汇率在里面,看来差距还是相当相当大。

  二是国际分工处于低端,第一个表现是汽车零部件出口以轮胎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进口是以变速箱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07年我们主要出口产品的价值,出口数量,汽车轮胎60.8亿,汽车电子电器及仪表58.2亿;进口这部分,变速箱部分,07年进口了32.8亿美元,车身及其零部件30.7亿,这些都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进口方面形成了反差。

  来看同样产品出口和进口的比价,比如车费计算里程表,进口价格相当于出口价格的41.3倍,我们同样出口一台里程表和进口一台,只相当于进口价格的2.5%,出口相当于我们的40多倍,皮革和再生皮革的车辆坐具,进口部件相当于出口部件的26倍,车辆用的速度计是16.5倍,倍数比我们高很多,也能看出我们在国际分工里处于低端。

  即使是国内高端产品的生产,也基本被外资垄断了,来看安全气囊的产品,外商独资的安全气囊占06年产值的49.6%,港澳台独资的8.8%,中外合资的8.5%,港澳台合资的11.4%,内资企业生产的安全气囊占整个安全气囊的21.6%,也能看出来,安全气囊目前在国内属于高端零部件产品,这些产品基本是外资占的成分更大。像国内主要的液压ABS生产,前六名企业,大陆、博世、德尔福、万都(音)、艾德克斯(音)、万利(音),清一色都是外资企业,这些占国内产值总产量的83%。EMS,西门子、德尔福万元(音)等前四名都是外资企业,它们的产量占全国EMS产量的80%,也就是说,高端产品基本都是外资占垄断地位。

  来看出口,目前主要是售后市场,OME这套主要还是在中国生产的外资企业。

  第三就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我提的几个问题都是用数据说话的,第一就是零部件产业整体研发投入不够,左边这张图是全国零部件企业每一年研发上的投入,2007年一共是49.7亿元人民币,7000多家企业投入,零部件研发占销售收入的0.66%;右边这张图是国际知名几个大公司(的数据),刚才好几位都发表了演讲,博世、电装、德尔福、法莱奥(音),数据来自英国劳工部的统计,博世在2007年到2008年度,零部件研发投入26.1亿英镑,算了一下,我们全国的零部件研发投入相当于博世一个公司的七分之一,我想零部件企业要想在技术上变得强大,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一半以上的零部件企业现在没有专利,拥有发明专利的就更少,上面的图是专利情况,拥有专利的零部件企业只占整个企业的42.8%,没有专利的占57.2%,这是我们做全国零部件500强企业的调查。拥有发明专利的占到19.5%,没有发明专利的占到80.5%。

  另外是创新层次比较低,国内申请人在我国的申请情况,发明专利占到21.7%,实用新型专利占到63.6%,外观设计的占到14.7%,这是我们的。国外申请人在我们这里申请的情况,发明专利81.6%,实用新型21.8%,外观设计1.8%,虽然我们的专利不少,但主要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先做大、再做强

  第三是发展建议,一是战略思路,一是操作层面的,发展建议层面我提出了一个战略思路:先做大、再做强。现在在左下角,主要是自主品牌企业,现在比较弱、比较小,如果变得比较强、比较大,也就是到右上角,就需要一个路径,先做强、再做大,另外一个是先做大、再做强,我觉得右边先做强再做大的思路感觉比较艰难,因为现在国内零部件企业完全开放,外资都在中国,我们要想逐步做强再做大,没有大的研发投入是很难的,所以这条路走起来比较困难,但可以按照上面的走,先把零部件企业做大,大了之后,研发投入也好、人才资源也好、市场规模也好、利润也好,方方面面都有保证,而且能够持续保持成本的优势,做大了之后往强走,这条路线是行得通的。做大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第二要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一块儿用。

  第三,政府要推动兼并重组,现在我国政府对目前这一轮振兴规划提到的兼并重组主要是对整车企业,14家占90%的市场,我们提出10家占90%,但没有对零部件企业提出来。最近这两年我对零部件行业给予了关注,我感觉零部件企业的重组比整车更急更迫切、更为必要。

  第二是做强,做强要先提高质量后提升性能,质量和性能不是一个概念,发动机性能百公里油耗、加速性这些东西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要把整个质量做上去,难度非常大,现在恰恰整车企业热衷于提升性能,对于质量的关注度不高,消费者实际上更关心质量,开出去别出毛病,可靠性要高,这就是质量的概念。日本、韩国这些汽车后发国家走的都是这条路,提升质量,他们对于质量要求非常严,到现在为止,很多公司在技术上都采取跟随战略,所以可能我们应该更重视质量。

  第一在操作层面,要坚定创新,持续创新,第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第三,在自主品牌上要有一种双赢的意识。

  一是坚定信心,这很重要,中国作为超大型的大国市场正在崛起,这就为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机遇,只要有大国市场,来分析全世界的大国市场,不管是率先发展还是后发的,都有一个大国市场,有了大国市场,都有大的自主品牌企业,德国有三大,美国有三大,法国有两个,意大利有菲亚特,日本三大家,韩国也有,所有的汽车大国都有大的自主品牌企业,中国作为超大型的市场,如果将来自主品牌能占一半市场,就一定能够涌现出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二者能够共生共赢,将来中国市场上不可能都是外资的零部件企业占领,也不可能都是零部件,我们是高度开放的,将来应该是共生共赢,可以容纳很多企业。

  整车如果发展了,自主品牌的零部件就有机遇,日系企业对于零部件的采购,29%是外商独资,15%是国内企业,基本没有采购自主零部件企业的产品,美系差不多,欧系也一样。看右边的柱子,自主品牌整车企业有52.8%采购自主零部件,所以我们说,如果自主整车发展了,对于自主零部件一定是一种拉动。

  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好于国营企业,销售收入利率润:外资最高8.7%,民营6.4%,国有企业3.8%。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上非常积极,研发投入非常大,杭盛电子这几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8%,远远高于全行业,万向集团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4.5%,亚太机电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这几个公司都是不错的,所以我们应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民营企业之所以在很多方面好于国有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零部件企业目前在我们国家基本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在充分竞争的行业里,民营企业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最后一个小点,自主整车品牌的企业要有双赢意识,这张图是不同车系企业跟主工业商签订的合同,小企业一签合同是一年半的供货期,日系是1.7年,自主品牌大概是1.2年;零部件企业平均供应商的数量,自主品牌一个零部件大概1.5个供应商,日系、欧系都远远低于这个。

  还有一个就是价格的变化,采购价格都在变化,上市这一年价格按百分之百的话,今后几年每年都要降低一点,但降价最快的就是自主零部件企业对于零部件的采购降价最快,应该说自主整车企业和自主零部件企业之间双赢的概念现在还比较缺乏。泰国远来也和中国目前一样,但后来泰国的年轻一代企业家掌权后,开始关注双赢、关注自主零部件发展,我呼吁我们企业也应该有双赢的意识。

  总得来看我觉得机遇大于挑战,最关键的有利因素就是中国市场的高成长,只要我们实施正确的政策和对策,就一定能够成长起一批优秀、强大的自主零部件企业。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