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中国成为汽车大国尚需消除三块短板

  受一系列政策刺激影响,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有分析认为,依据目前态势发展,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几乎没有悬念。

  不错,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近几年,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势头强劲,自主品牌也开始崛起。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重心,向着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快速迈进。但是,中国要成为真正的汽车大国,尚需消除三块短板。

  第一块短板:行业集中度过低。汽车产业重复建设痼疾难除,产业结构优化一直未见成效,是中国难以成为汽车大国的一个要害问题。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整车企业多达130家,多数厂商年销量不足万辆,而美国、日本的乘用车制造商都不超过15家,汽车巨头的销量都在1000万辆左右。行业集中度偏低,带来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规模效益低下,二是产能过剩,三是阻碍创新。中国汽车产业因此缺乏国际竞争力。

  第二块短板:整体竞争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通过跨国合作,引进了资金、技术、管理和车型,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历经20多年发展,这种背负“市场换技术”使命的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关键零部件以及整车设计等关键环节,处处受制于海外汽车巨头,特别是发动机、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汽车产业在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远差于欧美、日本。产品基本是在国内销售,增长最快的轿车目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不足三成,且大多是中低档车。汽车业普遍存在的技术标准不高、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正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障碍。

  第三块短板:汽车文化落后。健全的汽车文化是一个汽车大国的重要标志。与欧美、日韩相比,中国汽车文化存在差距。体现在汽车工业文化上,就是“自主开发、自主品牌”不足,汽车生产的技术、零件和品牌多是别人的。体现在国民汽车时尚文化上,就是盲目克隆发达国家的汽车文化,把汽车视为标志身份的奢侈品,过分追求品牌、排场,较少考虑实用、节能、环保和民族工业保护。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在西方卖不动的SUV和豪华轿车,却在中国畅销的原因。体现在有车族的行车行为上,更是让人诟病:红灯已经亮了,却依然一踩油门冲过去;下雨天满地积水,汽车却一路飞奔不顾泥水溅人;狭窄道上,狂按喇叭,强行超车……杭州“5·7”飙车交通肇事案发生后,接着发生一起近两年有14次违章记录的宝马车与一辆电动自行车相撞、致电动车上一家三口不同程度受伤的事件,更让人们看到中国目前汽车文化的层次低下。而这背后,是汽车产业政策、法制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中国汽车产业的真正优势,是中国人均汽车拥有水平很低,市场潜力巨大。汽车产业结构、汽车研发、核心技术和汽车文化培育方面的短板存在,决定了中国成为汽车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