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国际零部件企业破产风波不断 国内企业如何避害

  汽车业的整体萧条,让零部件产业也为之颤抖。到目前为止,国外破产或申请破产保护的知名零部件企业已有几十家之多。据美国汽车咨询公司A.T.Kearney预计,2009年还将会有大约35%的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破产重组,超过一半的零部件厂商申请破产保护。而更为悲观的估计则是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清盘。

  国外倒闭企业特点有关分析表明,这些陷入危机的国际零部件企业可以被归为三类:一是规模大、“多元化”经营的集团性公司;二是没有核心技术或其技术不足以维持市场竞争力的公司;三是只为一家或几家主机厂配套生产一种或几种零部件的“专业性”公司。

  第一类企业主要是指德尔福、舍弗勒为代表的一批零部件巨头。以德尔福为例,它在零部件行业的地位不亚于通用在整车行业的地位,但早在2005年10月提出了破产保护,2009年其又一次陷入无力偿债的困境。笔者认为,德尔福陷入危机无法自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规模过大,同时进行“多元化”经营。德尔福在全球34个国家拥有150个生产和研发基地。但是企业太大,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就相对高昂。如果不能有效进行成本控制,企业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第二类企业主要是指一些通用件、冲压件的供应商。例如2009年1月30日,美国汽车轻质压铸件供应商ContechLLC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只涉及其在美国的公司);2009年3月5日,瑞典汽车塑料零部件制造商Plastal公司向瑞典地方法院申请破产,等等。这些企业陷入危机,主要是因为该行业对技术要求不高,同时公司又缺乏能够克敌制胜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而在危机的冲击下率先倒下。

  在第三类“专业性”零部件企业中,澳大利亚的DSI最为典型。作为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供应商,公司规模不大,并且有核心技术在手,只是因为公司产品几乎全部供给韩国双龙汽车,而致使其未能躲过破产的厄运。并最终被吉利以3.147亿港币的价格全资收购。这类企业的最大弊端就是客户过于单一,一旦客户方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瘦死骆驼比马大就在国际零部件行业一片风声鹤唳之时,国内不断听到要中国零部件企业“海外抄底”、“抱团出海”的言论,那么,中国零部件企业真的具有这种实力吗?

  一个陷入破产危机的德尔福,在中国拥有10家研发、生产基地,其中5家企业入选2007中国零部件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将近90亿元,其电喷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在国内有不容撼动的地位;关闭了英国子公司的伟世通公司,其在中国的子公司延峰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136.5亿元,是国内汽车内饰件行业的龙头;世界第二大变速器制造商DSI已经破产并被吉利成功收购,但国内的变速器企业多停留在手动阶段,自动变速器的技术仍有待突破。

  毋庸讳言,国内的零部件企业无论是技术还是企业实力,都与国际零部件巨头们有太大的差距。国内企业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此次金融风暴之所以大大冲击了国际零部件巨头而国内企业相对安全,并不是因为其技术和市场实力强大,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特殊性给了零部件产业很好的庇护。零部件企业现在要做的,不是盲目的走出去,而是认清现实,从国际的破产风潮中学到该学的东西。

  国内企业发展路径思考

  鉴于国外经验,国内大型零部件企业首先要在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选择上保持谨慎态度。国内在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要数浙江万向。万向集团依靠万向节起家,在市场地位稳固之后,开始多元化经营,但是它只将主攻产品定位于转向节、制动系统,而将其他有一定技术相关度但不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舍弃或者列为非重点产品。如今万向集团的转向节、制动器已经行销全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10%左右。

  与之相反,国内有的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道路就不是十分恰当。某个依靠汽车电子起家的公司,在电子技术并不先进,行业地位尚未确立之时,就将产品线向其他零部件方面扩张,生产诸如压铸件、内饰件等与汽车电子相关度不大的产品,这样的发展方向对企业将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零部件企业应该在核心技术方面下大功夫,尽早用核心技术武装自己。零部件企业的技术问题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国内有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而真正依靠技术立业的公司并不多,这样的企业如果真的走出国门,直面国际竞争,那就只能被压在行业的最底层,依靠低工资、廉价资源所赋予的成本优势为客户提供没有附加值的产品,或者直接被淘汰。

  最后,也是DSI反映出的问题:不可替代的主机配套优势确实能让企业在低竞争度的环境中获得丰厚受益,但是仅仅依靠配套市场,甚至是一家配套市场也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很容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一点。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