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近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好于预期、波动弱化,内外需求均保持强劲,全年将好于预期。宏观政策有略加紧缩的必要,否则经济将持续膨胀,并走向过热。在"十一五"规划和人民币升值两大因素影响下,市场看好的行业主要有:仍处于景气上升周期的制造业,特别是与瓶颈(煤、电、油、运)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汽车、房地产等先导型行业;金融、零售等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
宏观形势波动弱化
很少有人怀疑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潜力,但是对于短期波动的理解却有着很大的分歧。与从供给面强调产能过剩而造成通货紧缩不同的是,需求面同样重要。在灵活的需求侧管理下,总需求并不会像1998年那样快速回落而进入通缩。
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周期波动的幅度较历史大为缓和,主要原因有:
第一,需求方面,这一轮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需求拉动特征,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达到1000美元以后的消费结构升级,对汽车、房地产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投资需求。
第二,供给方面,1993年以来的资本存量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提高了经济的潜在增速水平。
第三,最为关键的是成功的宏观调控政策。如果按照以往的周期变动规律,那么实际增速还要继续上扬,投资持续过热,随之而来的就是深度紧缩。
第四,建设和谐社会、关注民生问题是本届政府的政策核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大方针下,长期以来制约总需求的深层次社会矛盾将逐渐得到解决。
有研究表明,周期波动弱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经济反复"大起大落"会对经济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在经济增长告别"大起大落"的背景下,短期和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中长经济周期的上升期,这一基本的、潜在的增长趋势将成为经济短期波动的基准线。
内外需求均保持强劲
今年前两个月,国内宏观经济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货币供应维持宽松,信贷稳步增加;工业生产、投资温和回落;出口增速高位回落,进口增速平稳回升,内需逐渐走强;原材料价格涨幅持续反弹,全年通涨将略高于预期;企业盈利能力温和回落,下游行业持续改善。
另外,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维持强劲,增速将略高于预期。在强劲的世界经济增长拉动下,大商品价格持续上涨。4月4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区负责人曾旺达表示,IMF可能上调对2006年全球及亚洲经济的增长率预期,他同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强劲,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在9.5%左右。
我们认为,今年国内宏观经济温和回落仍是大基调,由于内外需求均保持强劲,实际增速将略高于我们之前9.3%的预期。
宏观政策将略有紧缩
去年下半年以来,实际利率偏低是投资增速保持高位的重要原因。当前总体上宏观政策有略加紧缩的必要,否则经济将持续膨胀,并走向过热。
在内需已经不需要刺激的情况下,汇率就成为重要的宏观政策手段,汇率调整将加快。但汇率调整的空间受到限制,年内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只是在3%~5%。另外,有限的升值空间对出口的抑制又会被强劲的外需抵销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汇率达不到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如果央行不加息,提高准备金率或者超额准备金利率将成为必要选择。
在今年国内宏观经济温和回落的背景下,企业盈利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延续下降的趋势。除能源和有色金属外,其他上游工业品价格回落明显,因此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在逐渐缓解,盈利能力持续回升。预计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45倍,电力行业增长38.5%,电子通信行业增长33.5%。
企业利润不会深度回落
目前对宏观经济的担心主要源于部分行业由于前期投资"过热"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而对产出缺口变动的分析说明,产能过剩在整体上并不严重,而且只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关键是总需求仍然保持快速平稳的增长势头。
对宏观经济的另一个担心是企业利润增速的放缓和利润率的降低。很显然,利润增幅的波动大部分来自利息支出的波动,小部分来自工资的黏性。未来几年,低真实利率的维持将使企业利润率水平不会深度回落,目前观察到的利润增速放缓只是正常的财富分配调整。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真实利率是一个关键的政策变量。较低水平的真实利率,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刺激了总需求,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而进一步刺激投资,增加经济的潜在水平。另外,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过高的经济增速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点将从只注重GDP增长速度改变为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均衡增速的缓慢下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质量的提高将是大趋势。
近期内,利率的稳定对保证总需求是必要的,在汇率的可能调整情况下,利率更加不大可能调高。但在2007年以后,是否还继续保持目前基本固定的名义利率,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设备制造业将快速发展
在宏观经济好于预期的背景下,钢铁、建材、机械等前期对宏观经济回落过度反应的行业将有提升的空间。
煤、电、油、运等瓶颈行业投资的大幅增长带动了相关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其相关的冶金、矿山设备制造业、轴承、阀门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在一段时期内处于上升态势,特别是铁路、造船等交通运输设备行业和电网建设相关的电力设备制造业。工业的快速增长与结构演进也将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包括金融、交通、IT等相关部门。
汽车和房地产等先导性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将重启升势,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增长正在对汽车工业的增长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段时期内,投资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渐增加。特别是当前国内很多大中型城市已经形成可与发达国家相比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明显体现在房地产、汽车以及高档商品(奢侈品和艺术品等)的消费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达到这种消费能力的人数比重较低,但从绝对数量来看已经很大,而且增长快速。随着社会发展的更加均衡化,消费结构升级在时间和空间的推进将是平稳的。个人信贷服务、零售、医疗、娱乐文化等消费类相关服务业将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
工业的快速增长与结构演进也将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交通、IT等相关部门。
(杨建龙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教授;薛华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师;王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研究助理。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