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西欧等市场众多公司在金融危机中大幅减产、裁减人员以渡过难关大相径庭的是,博世选择这个时机在中国高调宣布其未来10年内的“拓展计划”,以此显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博世集团董事长弗朗茨·菲润巴赫开诚布公地表示,今年博世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达到约470亿欧元,在全球经济减速的情况下,这些成绩主要归功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市场的增长。
博世高层接受访问
个人简介:弗朗茨·菲润巴赫(Franz Fehrenbach),从2003年7月1日起,一直担任博世集团董事长,职责包括企业规划、传播、高层职员管理、不动产和设施的管理。在担任博世集团董事长之前,弗朗茨·菲润巴赫曾经是该公司柴油系统的全球总裁。
“未来将是电子、电动汽车的天下,这也是博世研发的方向之一。预计到2012年左右,成熟的电动车将全面进入家庭。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汽车工业的发展研究目标将集中在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燃烧系统和改进其他技术。到了2010年,汽车工业会全面进入混合动力时代,也就是说汽车社会会进入电动汽车时代。”
中国市场魅力不减
本报记者:近期美国乃至西欧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很多企业,这对于博世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影响?
菲润巴赫:实际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就开始放缓,西欧是从2008年中才开始减速,这场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很多公司的销售额,博世公司今年的增长幅度也会比预期减少5%。我们今年在亚太地区的高速业务增长虽然无法抵消其他地区低速带来的冲击,但是中国和亚太地区所占的份额在增长。
目前,全世界的眼光都已经集中在中国,中国经济和汽车工业强劲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今年速度会慢一点,但是并不妨碍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事实上,中国的外贸依赖型在减少,银行系统资产状况良好,因此由美国蔓延开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有限,所以,中国市场未来几年内依然会持续高速增长。我对此充满信心。
亚太区是主要驱动力
本报记者: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是不是对博世全球的销量贡献很大?
菲润巴赫:是的。我们汽车技术部门约40%收入来自欧洲以外的市场,有近一半来自亚洲的需求。2008年亚太区销售以当地货币计算预计增长约14%。亚太区仍将是博世全球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目前,该地区业务约占博世全球业务的16%,预计到2015年将增加到25%。
明年,为博世进入中国一百年。1909年,博世已在中国建立了办事处,但实现高速增长是近20年。从2004年起,博世在中国的业务的年增长率达到32%。今年我们在中国的销售有望达到23亿欧元(约250亿元),较去年有望获得30%的强劲增长。事实上,我们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中国的公司。
本报记者:公司越大问题越多,譬如近期通用汽车濒临破产。博世至今能在全球如此高速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菲润巴赫:我曾听过一句俗语,说“大公司会逐渐消失,就像恐龙一样”,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对于博世这样的技术型公司,首要的就是要提出创新技术,以应对诸如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这类的挑战。结合博世的发展,获得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持之以恒的创新,研发投入比例要稳定。从20年前开始,博世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就非常稳定,即使今年市场增长变缓,也不会缩减。2007年,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申请了约3000项专利,博世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30亿欧元。到2007年为止,博世在中国共投入10亿欧元,这个金额还将继续增加。2008年至2010年,我们还将在中国投资8.5亿欧元。
中国可再生资源投入仅次于德国
本报记者::8.5亿欧元投资将用在什么方面?
菲润巴赫:按GDP比例计算,中国用于开发可再生资源的比重仅次于德国。我们支持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发展,将做以资源节约和能源效益为重点的创新。在中国投入的资金中有2亿欧元将用于扩展设在无锡的柴油技术生产基地,以提高柴油共轨系统的产能,如此一来,我们在无锡的柴油共轨系统生产基地的员工数量在2009年有望增加一倍,增至3900名。
去年博世共销售了10万台柴油高压共轨系统,未来将达到140万台。同时,ESP系统也将得到普及,不再是高档车专利,预计到2010年,大部分的汽车都会装上博世的ESP系统。现在我们拥有600家特约维修店,2015年将增加到2000家。这与我们集团的发展规划一致,集团每年有超过40%的研发经费用于清洁和节能产品的开发。
清洁高效的汽车系统是研发方向
本报记者:博世被称为“汽车技术的仓库”,那么从博世角度看,未来10年汽车技术将往哪个方向发展?
菲润巴赫:大家留意到没有,博世的口号是“科技成就生活之美”,这句话恰恰意味着我们将通过清洁高效的汽车系统来实现美好的生活。未来几年我们研发和投资的焦点是发展节能、清洁和绿色的驾驶解决方案。
当然,柴油技术很关键,在欧洲,50%的乘用车是柴油车。柴油技术在世界每个角落都在为降低油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作出巨大贡献。我们保护环境需要很多技术,除了提高现有技术的效率外,我们还在寻找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可行性替代方案。在汽车技术部门,我们的专家目前正设法在所有型号的发动机上,找到减少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我们进行了零二氧化碳排放发电技术的研发。
2012年成熟电动车全面进入家庭
本报记者:什么才是适合未来发展的绿色节能的汽车产品?
菲润巴赫:未来将是电子、电动汽车的天下,也是博世研发的方向之一。目前很多公司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本报记者:电动汽车需要多久才能真正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菲润巴赫:这需要一定时间。我预计到2012年左右,成熟的电动车将全面进入家庭。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汽车工业的发展研究目标将集中在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燃烧系统和改进其他技术;到了2010年,汽车工业会全面进入混合动力时代,也就是说汽车社会会进入电动汽车时代。
本报记者:目前电动车发展的主要困难在哪里?
菲润巴赫:症结在于汽车电池的发展。目前的汽车电池技术正处于“100年前内燃机系统的年代”,很落后。现在有的企业急于将电动车锂离子电池推入市场,但是就现在技术而言,并不安全,我建议要慎重发展。
当然,我们也早已意识到了这点,最近我们刚刚和第二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商——韩国三星视界有限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希望从手机锂离子技术的发展中提取经验研发至汽车身上。我们成为了第一家并且是唯一的一家通过合资公司来开发锂离子电池以满足复杂的车用要求的汽车供应商,新公司预计于2011年实现电池系统的投产。
本报记者:这间合资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技术研发方面是否有什么亮点?
菲润巴赫:纯电力驱动驾驶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它将使尾气零排放成为可能。而锂电池是汽车驱动电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在博世集团,“混合动力”项目组由来自各部门的约370位专家组成,他们旨在开发混合动力和电动技术并将其投放市场。此外,还有40名员工负责锂电池的开发和营销工作。目前我们分别获得了在汽油和柴油混合动力方面的首个订单。
除了轻度混合和强混合动力概念,博世还提供了启动/停止技术以及通过发电机对制动能量损失进行回收等这些更加简单的混合动力技术。这些技术也能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大城市中,电动车在中等驾驶距离方面比较适合;但随着今后柴油和汽油发动机在高性能和耗油量方面的持续改良,它们仍将是长距离行驶的首选技术。
看好低价车市场
本报记者:博世近期是否加大了对低档车的技术支持?
菲润巴赫:是的,我们看好这块市场。从3年前开始,我们就发现新兴市场的增长超过整个全球市场,因此决定进入低档车市场。我们预计在今后几年,低价和超低价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增长最快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捕捉这一个市场机会,并付之行动开发相应产品。
譬如我们专为低价汽车开发的ValueMotronic发动机控制系统就装在了印度制造商TataMotors生产的“Nano”车上,这款车净车价约为1700欧元,我们还为“Nano”提供全套的制动系统、柴油喷射系统、起动机和发电机。目前我们已经与中国本土品牌企业展开合作,并且进展顺利。从今年开始,用于商用车的成本优化的发电机、柴油喷射系统以及气囊控制单元也将开始在亚洲生产。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