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产品创新和制造技术创新的共性使能技术,它深刻变革了制造业生产模式产业形态,是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人类正在进入以数字化制造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
新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将引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前行。进入21世纪,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以及新的生产辅助技术等一系列重大关联技术的群体突破,整个经济体系运行效率正在不断跃迁,人类正在进入以数字化制造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智能软件、新材料、灵敏机器人、新的制造方法及一系列基于网络的商业服务正在形成合力,产生足以改变经济社会进程的巨大力量。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柔性化、绿色化、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是一种新的技术—生产范式,已经改变了高端制造模式,并迅速向其他领域扩散,引爆了制造业的新革命。
近年来,以低碳为代表的绿色发展在全球蓬勃兴起,美国和德国已经取得先导性技术突破,有可能占据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中国部分能源企业过于依赖传统能源,却没有看到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2010年,中国制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虽有一半是能源产业,但中国与世界存在较大差距。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认为,中国能不能跟上世界的步伐,决定了中国未来新能源的发展程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能否解决未来的能源问题,并不取决于对能源资源的拥有,而是取决于对能源高科技的拥有,取决于能源科技的突破性的进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给社会带来全新的能源系统,化石能源驱动的工业时代即将结束,以石油为基础的工业革命逐渐衰退,永远不会再回到顶峰状态。在本世纪中叶,社会能否进入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时代,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是希望所在。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而能源革命将促进人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在新能源革命中,储能是很重要的一环。在新能源革命中,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推动低碳能源发展、确保区域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建设和使用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建设与使用,均离不开储能与储能装置,但在我国现在还没有引起更大范围的重视。
实际上,储能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的突破,一个是降低成本,另一个是提高储能装置的可靠性。而目前,我国新能源尚不具备市场竞争力,需要政策扶持才能生存发展。所以,我国要从新能源革命的角度看储能,从战略高度确定储能发展,从产业发展未来部署储能,从能源技术智能化抓储能。目前,储能已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我国要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但是,目前储能还没有产业化,对储能的认识也还不够。虽然业内人士对智能电网的定义并不一致,但是必须结合我国特点来建设智能电网。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革命的核心力量。无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融合创新,还是其主要的五个支柱:(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4)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成千上万的建筑物能够就地生产出少量的能源,这些能源多余的部分既可以被电网回收,也可以被各大洲之间通过联网而共享;(5)最后一个支柱是运输,它是整个体系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迈进所不可缺少的;建筑物转变成小型发电厂和创建能源互联网,使这些基础设施可以为插电式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提供动力。在其“检测与控制”与“管理与物流”等环节都必须大量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与自动化技术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产品创新和制造技术创新的共性使能技术,它深刻变革了制造业生产模式产业形态,是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院企合作交流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指出,新一轮的工业变革已经开始,而其中,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革命的核心力量,如果中国想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