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郜春海:为中国轨道交通装上自己的“大脑”

  【编者按】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郜春海现在的身份。

  采访郜春海是在一个周四的早上。一身休闲打扮,温和的脸上架副眼镜,郜春海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不过谈起当年创业的初衷时,他不自觉提高了音量:“为什么我们花了大价钱还要处处受制于人?”

  事情还得从多年前的一次经历说起。郜春海受邀参与引进一套CBTC系统,这是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被称为轨道交通智商最高的“大脑”,耗资数亿元。谈判中,对方始终趾高气扬,动不动就以“这是机密”为由拒绝回答中方的疑惑。“实际上,这一技术和设备在当时并非完全成熟可靠,运行维护成本更高,一个零部件坏了常常要修一年半载。”郜春海愤愤不平地说,这次“屈辱”让他明白:“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从此,他一直关注CBTC系统的技术进展,2002年毅然参与自主研发CBTC系统的项目。从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实验室仿真测试到系统集成测试,直至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系统样机,负责项目总体方案和技术把关的郜春海带领着科研团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2007年核心技术问题基本解决。

  从原理上解决CBTC系统技术难题不等于该系统在工程上可行、可用、可靠、安全,这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2009年,在北京地铁、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时任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郜春海担纲成立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CBTC信号技术的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是一个复杂巨型系统,参与项目的成员几百人,如何保证每个人承担的环节不会出错?1997年在德国某公司的学习经历让郜春海受益匪浅。他说:“产品的风险,需要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完全控制。”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必须保证每一个细节都“可追溯、标准化、安全可靠”。

  从此,郜春海让技术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工作编成一个个的流程和标准。即使你很高明,能看到五步之外,那也请把每一步工序和流程都写出来。“这样做会很慢。但是,由于你的工作流程化之后,别人可以理解和替代。”郜春海说,流程—标准—定量—方法,加上由合适的人执行,就是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厚积薄发,百炼成钢。基于10多年技术攻关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加上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践行,CBTC信号技术一举跻身世界前列。

  2010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亦庄线示范工程以及昌平线的顺利开通,意味着我国首套完全自主研发的CBTC系统解决了CBTC系统所涉及的高密度动态追踪间隔控制、速度安全防护控制、高精度列车安全定位、功能安全数据双向通信、安全计算机设计等五大制约国内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发展的技术难题。

  “未来,我希望北京交控能够成为轨道交通行业的‘领头羊’,不仅让中国的轨道交通都装上自己的‘大脑’,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郜春海信心满满地说。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