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14家韩国船企向南通船舶业界抛出“橄榄枝”

  近日,中韩船舶工业合作洽谈会首次在通举行,14家具有核心技术的韩国船舶配套企业集体向我市船舶业界抛出了“橄榄枝”。双方努力在采购、共同投资、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实现共赢。

  关注世界造船的“中韩时代”
  “早在1999年,韩国造船订单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昨天,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寿建敏介绍说,世界造船业重心走了东移之路。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份额40.6%,韩国占30.7%;中国新承接订单量占全球36.3%,韩国占33.7%;中国手持订单量占全球36.3%,韩国占30.8%。“中国拥有订单和制造成本的优势,韩国不仅拥有一部分订单,而且在船舶配套产品和技术上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因此中韩两国船舶产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机遇。 ”南通市副市长孙建华如是说。
  2002年至2007年,全球造船业进入高峰期;2008年9月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造船业逐渐出现过剩。“尽管中国船舶制造的总量已经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供求失衡,中国的造船能力出现了过剩,中小船企遭受了打击。 ”寿建敏认为,中国船舶制造需要更多地提高技术含量,改善管理水平,而这方面正可以向韩国“取经”。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是韩国政府属下非盈利贸易促进机构,始建于1962年,旨在促进韩国与海外地区的经贸交流。此次KO-TRA、韩国釜山市主动携手南通市政府,在享有“中国船舶之乡”美誉的南通举办中韩船舶工业合作洽谈会,开启了一扇合作共赢的友好之门。

  韩船企集体“相中”南通
  早在2001年,铸造了业界顶级热交换器制造商地位的韩国东和恩泰公司就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2008年,东和恩泰热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我认为,中韩船舶工业之间的合作除了在传统采购方面外,还应该在技术、信息、资本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该公司总经理姜锡奉说。 2010年,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就聘请姜锡奉为园区韩国局招商顾问。他对园区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船舶配套的产业集聚优势等表示赞叹,并多次呼吁韩国投资商来南通投资。“以前跟日本的贸易往来较多,现在准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国市场,以南通作为首个窗口城市,开展船舶发动机零配件等方面的合作。”来自韩国一家船舶贸易公司的经理金准表示,他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南通,但他对南通打造“世界船谷”的雄伟计划表示赞赏,并对双方合作充满信心。
    “南通是中国第二大造船基地,釜山是韩国船舶工业的代表城市,两个城市船舶工业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KOTRA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金相哲表示,在全球船舶工业面临困难的时期,机遇与危机并存,只要中韩两国互相合作,将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与韩国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摈弃恶意竞争,就可以实现共赢发展。

  南通船企期待突破
  “坦白说,中国是造船大国,但还不能说是造船强国,特别在技术创新方面,与日本、韩国还有很大差距。此次洽谈会在通举办,给南通船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南通市船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跃华认为,南通与韩国之间开展船舶工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前景。在他看来,南通作为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具有政策扶持优势,拥有一批船舶海工的骨干企业,具有船舶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良好的岸线资源和人力资源,南通当地政府对船舶产业也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扶持,“这些都是吸引韩国船舶配套企业的关键因素。 ”
  作为南通船舶企业的代表,昨天,南通中远川崎副总经理潘志远以受邀嘉宾的身份上台,与韩国嘉宾就“中韩船舶工业对接”进行了零距离对话。“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这‘三难’影响了南通船舶工业的发展。如果不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南通的船舶企业就没有出路。 ”潘志远认为,南通船舶企业应该在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上向韩国企业学习。以中远川崎为例,近年来该公司加大了对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船型的研发力度。
  “韩国企业要以开放的心态进入中国市场,根据中国产业升级的要求,开展船舶工业的相关合作。 ”韩国中小企业学会副会长、经济学博士曹永三认为,中韩之间不能开展恶性竞争,应当共同致力于为全球提供最完善的船舶配套服务。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