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宏观经济及政策法规判断,2011年汽车市场宏观环境肯定没有2010年好,另外,2010年汽车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2011年的汽车市场需求。
但是,中国汽车市场刚性需求仍然很大,据公安部统计,至200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6209.41万辆。其中载客汽车保有量为4840.81万辆,载货汽车保有量为1368.61万辆。以13.35亿人口计算,2009年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为46.5辆。2009年中国千人载客汽车拥有量为34.4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很低,所以汽车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状态。预计2011年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约1957万辆,同比增长约8.4%。2012年汽车市场销量增幅会有所提高。2013年和2014年增长幅度将继续保持平稳,2015年会保持惯性增长。
客车销量预测
大中型客车2011年整体销量增幅比2010年有所减弱,但总量仍然处于增长状态。农村城乡客运车辆是2011年市场的一个增长点。2013年大中型客车增幅会有一定的下滑,主要是2012年底建成的铁路网比较多,会占用一部分公路客运市场份额。2014年和2015年市场增幅会有一定的回升,公交客车将成为增长亮点。
轻型客车方面,未来日系轻客将以城市短途物流运输为主,同时轻客将向专用化发展,随着城市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及各城市的限行政策,轻客作为城市物流用车较轻卡有明显优势,同时,轻客既可载人又可载货的属性,是轻卡所不具备的。预计2011年~2015年轻客销量仍将实现稳步增长。但,受大微客市场挤压影响,增幅会比较低。
未来各客车拥有量预测
各公路客车拥有量预测:公路客车区域市场流向不平衡,重点市场集中度较高,广东是公路客车流向最多的市场,发达销量明显比较多。
重点市场集中度较高,发达销量明显较多,这给客车制造企业制定公路客车的营销策略提供了具体的市场依据。
各轻型客车拥有量预测:从轻客的主销来看,江苏、浙江、北京、山东和广东等发达是轻客的主力市场。这说明经济发展与轻客需求存在正比关系,而且这种需求关系比乘用车市场更加明显。同时,中西部近两年的市场增幅也很大。经济相对发达的二类城市将是未来轻客市场的增长点。
未来客车产品需求变化预测
大中型公路客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路客车市场的资源越来越向优势企业倾向,其他弱势企业的公路客车分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尽管公交车今年上升了近15%,但就整个客车市场的格局来看,公路客车的市场份额在整个客车市场中仍然是举足轻重,占有了70%多的比例,而且一般说来同等条件下,公交客车的利润空间可能要低于公路客车,因此优势客车企业必然更加集中精力去抢占公路客车市场。
在构成公路客车主体的座位客车和卧铺客车中,主流客车企业的座位客车增长速度远大于卧铺客车,且座位客车和卧铺客车的市场集中度均在上升留给其他公路客车企业的竞争机会越来越小,卧铺客车退出客车市场的迹象已初现端倪。
11~12米长度段是公路客车销量最大的细分市场,其次是6~7米。说明以11~12米为主体的长途公路客车及以6~7米为主体的农村公路客运是公路客车的两个较大细分市场。预计6~7米城乡客运车将是未来5年的客车市场增长点,11~12米大型公路客车有向高端化发展的。同时,旅游客车的市场份额会有一定的上升。
轻型客车:从轻客的发展看,日系长轴车型销量逐渐增加,反映了在客运市场对空间的需求正在向更大的车型增加。欧系短轴车型份额增加,反映了欧系轻客在产品线下移后,更适应客货两用市场的需求。
未来轻客的发展是向大型化、系列化、特种化、柴油化方向发展,大型轻客将避免与MPV市场的竞争,柴油化是轻客市场的大势所趋。同时,轻客专用化产品将更加丰富,因为车型越大,专用车品种的衍生能力将越强。
未来客车行业政策法规预测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汽车行业实施国Ⅳ甚至国Ⅴ以上的排放标准要求,这对汽车生产企业来说,将大幅提高生产成本。部分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很可能被兼并或淘汰。同时,国家将继续推进汽车行业的重组。
客车出口预测
2010年,我国10座以上客车共出口36517辆,同比增长56.97%。出口金额10.36亿美元,同比增长62.44%。
客车出口单价为28385美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
虽然目前已经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客车出口量有所上升,但是仍未彻底恢复元气。同时,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使得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国际市场复苏仍然非常缓慢。预计客车出口量未来5年将出现小幅增长,不太可能出现跨越式的高速增长。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